本篇文章2672字,读完约7分钟

制图:李子悦

2014年,国家经济统计数据如期发布,7.4%的增长速度符合预期。如何分析数字背后的中国经济?在1月20日的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进行了盘点和详细分析。

经济迈向中高端势头明显

整体稳定、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中国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势头明显

“7.4%是克服困难的7.4%,克服压力的7.4%。7.4%符合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和转移的客观规律。7.4%仍然不是世界上的低水平。7.4%后面的总量是我国的经济总量,为63.6万亿元。目前价格上涨约8000亿美元,这是不小的。因此,7.4%是一个合理的范围,7.4%已经实现了年度经济增长的目标。”

经济迈向中高端势头明显

马建堂的支持率高达7.4%。他说,综合四项指标,可以看出2014年中国经济总体稳定,并继续在合理区间运行:经济增长7.4%,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

经济迈向中高端势头明显

经济总体稳定,结构继续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去年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速度加快。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1%,增速高于第二产业的7.3%和第一产业的4.1%,服务业比重上升至48.2%,这是衡量中国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经济迈向中高端势头明显

马建堂进一步分析,“2014年,尽管中国经济传统产业困难重重,但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加速增长,新动力正在加速,中国经济正在向中高端迈进。势头显而易见,这是我们的希望。”首先,工业的新力量。新兴产业增长迅速,高技术产业比上年增长12.3%,比规模以上产业增加值增长4个百分点,比重上升至10.6%,增长0.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0.5%,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2.2个百分点,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其次,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相关的新兴格式发展迅速。201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9.7%,快递业务同比增长51.9%。P2p,即网上贷款的快速增长,电信消费和信息消费都有相对较高的增长。第三,城镇化率稳步上升。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有近7.5亿人居住在城镇,这是一个显著而深刻的变化。

经济迈向中高端势头明显

“此外,三大需求结构中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1.2%,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区域结构继续改善,收入结构正在改善。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7.4%的增长率在合理的范围内,还要看到中国经济的一些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是大势所趋。”马建堂说道。

经济迈向中高端势头明显

中国经济的质量也在提高。首先,年劳动生产率正在提高。2014年,全社会年劳动生产率为72313元/人,比上年增长7%。其次,去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4.8%。

经济迈向中高端势头明显

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国不同意成为最大经济体的结论

198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到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万亿元的新水平。

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表示,根据购买力平价,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在这方面,学术界有许多评论。在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首次发言:“我们不承认这些数据。”

经济迈向中高端势头明显

首先,尽管对购买力平价本身的研究很有价值,但其方法论是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因为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货币,所以比较购买力平价非常有意义。什么是购买力平价?简单地说,这意味着一个篮子里有许多服务和商品,这个篮子里不同的货币价值相等。购买同一个篮子里的商品要花100美元、600元人民币和1万日元。这三种货币的比率是购买力平价。但是困难在哪里呢?难以放在篮子里的复合商品并不总是完全一样的。我们菜篮子里的食物主要是馒头和米饭。欧洲朋友可能会带更多的面包,而篮子里的商品不可能完全一致。”马建堂表示,由于这一轮研究是一项研究成果,应该谨慎应用。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国家统计局认为,这一轮购买力平价比较可能低估了中国的物价水平,高估了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因此不认可这一数据。

经济迈向中高端势头明显

“中国有13亿人口,我们的经济总量确实在增长,但人均水平仍然很低。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仍然是90左右,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我们仍然有大约2亿穷人。我们最了解中国的国情。一方面,我们看到我国正在发展,经济总量正在增加。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我们的人均水平还比较低,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马建堂说道。

经济迈向中高端势头明显

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保持中高速增长仍有基础和潜力

2015年,我们应该如何分析和判断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外部环境及其前景?马建堂的回答是:“我担心,2015年我们经济面临的环境仍然需要分成两部分。”

一方面,应该看到2015年的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从国外来看,一些发达经济体的确在加速复苏,但一些主要经济体的复苏过程相当艰难曲折。在此基础上,不同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也有所不同。此外,国际地缘政治动荡以及最近原油和其他大宗原材料价格暴跌,使得2015年的国际环境不那么乐观。在国内,三个阶段的重叠影响和各种矛盾的交织仍然存在,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比较大,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困难,有紧迫感。

经济迈向中高端势头明显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中国经济在2015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仍有许多有利条件。我们仍有很大的弹性、潜力和回旋余地。”马建堂认为,有利条件之一是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四化”的相互促进,这是2015年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根本。“当我们判断经济形势的趋势时,我们必须看到这一根本,这是经济运行的核心。”第二个优势是改革开放激发创业创新的不竭热情,这是中国稳步发展的不竭动力。去年被称为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从3月到11月,仅一次商业体制改革就使市场参与者的数量增加了1005万。2015年,改革将是第一枪,打破创业创新的枷锁和羁绊,13亿中国人和9亿多劳动者孕育的创业创新热情将会迸发出来,这是中国经济的希望。第三个优势是,党中央、国务院的科学宏观调控是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两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了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在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加强区间控制和方向控制,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这是2014年经济平稳增长、2015年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经济迈向中高端势头明显

“新四个现代化”是基础,改革开放是动力,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关键。“2015年,中国经济面临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迈进的潜力和条件。我们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坚实基础、不竭动力和不断创新。2015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快速、中速和高速增长。”马建堂说道。

标题:经济迈向中高端势头明显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9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