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95字,读完约10分钟
《时代周刊》记者卢茵来自广州
2013年,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宣布结束其在神话十年的利润增长,但仍在逆境中挣扎。在美国、中国和其他全球市场继续创造新高的同时,渣打银行(02888.hk)宣布退出全球股票业务。
1月14日,针对退出股票业务的问题,渣打银行中国公司事务部回应《泰晤士报》:“作为集团实施去年更新战略的延续,我们决定立即终止其公司现金证券、证券研究和证券融资市场业务。”同时,它表示,集团将保留并继续发展可转换债券和证券衍生品业务。
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这个成立了160多年的银行集团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削减了部门和开支。
去年,该集团宣布出售或关闭其在mainland China和香港、德国和韩国的消费金融业务、在黎巴嫩的零售银行业务、在台湾的零售证券业务、在巴基斯坦的商业租赁子公司、在日内瓦的私人银行业务以及各种中小企业投资组合。
根据渣打银行2014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该季度的税前利润为15.3亿美元,同比下降16%,这主要是由于不良贷款损失准备金几乎翻了一番,以及监管和合规成本增加。这种下降实际上是上一次衰退的延续。根据集团年报,渣打银行2013年实现利润71亿美元,低于2012年的75亿美元。保持了10年的年度增长趋势已经结束。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董事长约翰?和平(John peace)去年年底表示,大幅调整业务模式、解雇大量员工、更换大量管理层,可能是“容易做的事”,也是“最有害、最错误的事”。他认为渣打银行的商业模式没有错。
然而,“裁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一次,它立即结束了长期亏损的全球企业客户证券业务,并解雇了近200人。受业务终止影响的工作岗位主要分布在香港、新加坡、韩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少数分布在英国和美国。此外,在零售客户方面,集团在过去三个月宣布或已经裁员约2000人,并将在2015年底前再裁员2000人。
渣打银行何时移交似乎没有明确的日期。
“瘦身”计划裁员4000人
决定退出此项业务是集团去年11月宣布的一系列成本控制措施之一,旨在实现今年至少节约4亿美元的目标。
渣打银行预测,结束公司现金证券、证券研究和证券融资市场的亏损业务将在2016年节省约1亿美元。这一次,大约200个工作岗位将受到影响,分布在集团70个市场中的7个。同时,本集团将保留并继续发展可换股债券及证券衍生工具业务。
鉴于上述结束和保留业务之间的权衡,渣打银行中国企业事务部向《时代周刊》记者指出,作为实现去年更新的业务战略的一种方式,集团一直在严格评估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包括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以我们的能力提供市场领先的解决方案,以及每项业务的风险和回报比例。
事实上,渣打银行的成本削减计划自去年年初就已经出台。今年1月,该行宣布了一项全球重组计划,将银行和个人两大业务合并。《经济先驱报》3月份还获悉,渣打银行正在谈判出售至少6项金融资产,包括韩国的渣打储蓄银行、黎巴嫩零售银行、香港的安信信贷、德国的零售银行和瑞士的私人银行。
1月8日,路透社阅读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显示,渣打银行将在零售银行部门裁员约4000人,这一裁员计划将在2015年节省约2亿美元的成本。
面对如此激烈的业务重组、资产出售和裁员,渣打银行此时感到担忧。对此,渣打银行向《时代周刊》表示,他们有一个专门的团队继续负责过渡期的相关工作,并为客户提供帮助。
世行还表示:“我们在宏观经济、固定收益、货币和大宗商品方面拥有优秀的研究团队,这些团队将得到保留和继续发展。根据去年更新的经营战略,这个决定只影响企业的现金凭证?证券研究和证券融资市场业务不影响我们的核心战略,即支持企业和零售客户在国际贸易、财富、固定收入、货币和商品方面的需求。”
事实上,裁员对中国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香港。据香港《空闻周报》报道,在200名受退股影响的员工中,香港占了100名,受影响的香港员工在1月8日上午因不能拿卡开门而被解雇。在“4000名员工”计划中,渣打银行在过去三个月里削减了约2000个职位,预计在今年年底前还将削减2000个职位,主要是通过自然流失。
关于该计划,渣打银行首席执行官冼博德表示,集团将继续在成本控制方面采取重大行动,包括退出或重组非核心业务和表现不佳的业务,以及提高核心业务的效率。他还承诺今年至少削减4亿美元的开支,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目前,他将专注于明年及以后的成本控制。
市场价值大幅缩水
截至1月16日,渣打银行股价报105.1港元,较去年1月16日的169.7港元下跌38.1%,为2009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
1月15日,摩根士丹利宣布将维持渣打银行的“减持”评级,并将目标价从人民币105元下调至94元。该行预计渣打银行将在未来进一步宣布其业务重组计划,并指出尽管渣打银行的股价已大幅下跌。此外,渣打银行的股价在2014年暴跌29%,这是英国五大银行中最糟糕的。
由于正在经历变革的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表现不佳,去年市场投资信心继续下降。根据渣打银行2014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营业利润从18.3亿美元下降到15.3亿美元,同比下降16%。随后,11月初,渣打银行董事会会议在新加坡举行。会后,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董事长约翰·和平(john peace)在讲话中表示:“就业绩而言,2014年并非辉煌的一年。”
他还承认渣打银行过于复杂和官僚,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出决定,并敦促在场的管理人员承担起这一责任,而不是指责这一过程。
事实上,渣打银行的利润下滑已经持续了两年。早在2012年底,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就警告称,2013年,过去10年的利润增长可能会结束,利润将会下降,这是由于韩国业务亏损、亚洲主要市场放缓以及监管更加严格。
本集团发布的2013年度报告立即确认,截至本财年结束,股东应占净利润为39.89亿美元,同比下降16.7%。剔除韩国商誉减值和美国结算费用,税前利润为68.58亿美元,同比下降7%,均低于市场预期,集团净息差下降0.1个百分点至2.1%。
在此之前,渣打集团在欧洲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并在10年内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重增长。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执行董事兼亚洲业务首席执行官白曾表示:“过去一年(2013年),集团经历了充满挑战的一年。尤其是在企业银行业务方面,几乎所有金融产品的边际利润都面临压力,而新加坡、韩国和mainland China的净息差均出现下降。”
这也是绩效从高到低的转折点,使得渣打银行的成本控制行动应运而生,并一直实施至今。显然,行动的效果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分析师贾森纳皮尔(Jason Napier)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某种程度上,与竞争对手如花旗集团(Citigroup)和英国同行相比,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采取的重组措施相当少。花旗集团已宣布将在第三季度财报中退出11个市场。”
加上约翰·和平指出的“复杂和官僚主义”问题,渣打银行去年的反应没有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或者与其长期的内部运作机制有关。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
《泰晤士报》记者从渣打中国公司事务部了解到,受股票业务结束影响的头寸主要分布在香港、新加坡、韩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少数分布在英国和美国。中国大陆市场没有上市。
事实上,渣打集团一直对中国市场情有独钟。上市前,该公司透露将在几天后在深圳成立渣打银行个人业务分行。这是外资银行第一家完全“克隆”海外个人零售银行业务的分行,也是第一家按照海外市场规范,真正全面复制个人零售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
此后,渣打银行不断将中国市场与其最有价值的“新兴市场”联系起来,渣打银行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的中国背景也不断增强。在2008年担任渣打银行(中国)董事长之前,白程瑞在mainland China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接替他的曾璟宣在接手渣打银行中国业务时,已经在内地工作了四年。后来,渣打银行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林清德早在2001年就被派往中国负责公司银行业务。张小磊去年4月接任渣打银行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成为渣打银行在中国任命的第一位本地首席执行官。
虽然集团近两年整体表现不佳,但在2014年上半年,渣打银行在中国的收入仍增长了15%,利润增长了65%。中国大陆仍然是渣打银行网络收入的最大贡献者,其份额继续扩大。
第三季度,渣打银行意外卷入青岛港贷款欺诈,税前利润同比下降16%,主要原因是不良贷款损失准备几乎翻倍,监管合规成本增加。中国的潜在市场带来了高风险。渣打银行财务报告称:“我们仍然关注印度、中国及其他地区的大宗商品风险敞口。在这些领域,我们不断提高担保标准,降低风险敞口。”
可以看出国内市场对渣打银行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首席执行官林清德曾表示:“与中资银行相比,我们的优势在于其他增值业务,如外汇交易、跨境交易和财富管理业务。渣打银行在亚洲、非洲和中东的许多新兴市场拥有广泛的网络。无论这些市场的客户是想来中国,还是中国客户想去这些市场,我们都可以有所作为。”
张小磊还指出,面对新形势下的中国经济,外资银行应紧跟国家经济调整的步伐,实现资产和资源从过剩行业向新兴行业的转化。
标题:渣打银行逆境求存:近3个月裁员2000人 证券业务告罄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8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