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44字,读完约7分钟
正当大多数人一致认为2015年美国经济相对强劲时,4月底发布的美国经济核心数据却明显低于预期。
美国第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仅为0.2%,不仅比上一季度低2个百分点,而且明显低于1947年以来3.26%的趋势水平和2008年以来1.24%的危机后水平。
美国经济在2015年复苏的美好前景会被这一意想不到的疲弱开局打破吗?
笔者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两件事:一是深入分析第一季度美国经济疲软的真实性和内在原因;二是结合各种政治经济因素,考虑美国经济未来运行的支撑力度和可能变化。
让我们先看看第一季度美国经济疲弱数据的内部结构。
运用笔者构建的计算方法,从实际gdp增长率中剔除库存变化、进出口和政府支出的贡献后,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内生增长势头为0.86%,不仅低于历史趋势水平2.7%,也低于危机后平均水平1.04%,达到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值。此外,值得强调的是,尽管2015年第一季度0.2%的经济增长率高于2014年和2011年第一季度的-2.1%和-1.5%,但后两个季度的内生增长势头高于2015年第一季度。因此,2015年美国经济的疲弱开局是真实的,可以说是当前复苏以来最糟糕的一个季度。
毫无疑问,在这样一个糟糕的季度,增长引擎肯定完全失灵了。
主要消费引擎的增长贡献为1.31个百分点,比上一季度下降1.67个百分点。尽管低于历史平均水平2.09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危机后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仅是过去五个季度的最低水平。
投资引擎的表现稍差。第一季度的增长贡献为0.34个百分点,低于历史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但高于危机后平均水平0.13个百分点;然而,如果剔除库存变化,第一季度的投资贡献将降至-0.4个百分点,低于0.62的历史平均水平和0.05的危机后平均水平,也是近24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表现最差的是贸易引擎,它是美国经济最不相关的动力来源(历史增长贡献仅为-0.1),但它在第一季度造成了沉重打击,拖累经济增长1.25个百分点。
对增长引擎的分析实际上表明,2015年美国经济启动乏力的重要原因是外部需求和国内需求的双向疲软。此外,4月中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人意料地将美国2015年和2016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分别比1月份下调了0.5和0.2个百分点。当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调了长期增长中心下移对美国经济的拖累。在我看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提到的两种再分配效应(并非专门针对美国)可以更好地解释美国经济的短期疲软:
首先,复苏的好处已经从汇率升值国转移到了贬值国,而美元在第一季度的持续升值带来了巨大的拖累;其次,复苏的好处已经从受到低油价损害的国家转移到受益国。尽管美国作为石油进口国受到低油价的轻微推动,但作为新能源产业大国,美国受到了新能源替代效应减弱的影响,这种短期影响甚至强于能源成本降低带来的逐渐好处。
这两种再分配效应将美国经济复苏的好处转移到了欧洲和日本,进而形成了最近全球经济复苏“平均化”的趋势,为美国经济创造了一个疲软的开端。
接下来,关键问题是,在一个疲弱的开局之后,美国经济会走得更低还是更高?我认为后者有更高的可能性,原因有六个:
首先,开局不利是一种令人费解但却真实的后危机现象。通过数据测试,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自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在每年第一季度的表现几乎都很糟糕。2015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2014年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从2007年到2015年,第一季度平均经济增长率下降了1.98个百分点,而从1948年到2015年,第一季度平均经济增长率上升了0.53个百分点。考虑到数据本身是经过季节性调整的,很难解释这条规则,但至少这条规则表明,美国经济习惯于低开高走。2015年也不例外。
其次,创新正在悄悄地提高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尽管美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在2015年第一季度完全失灵,但仍有一些细节保持亮点。最突出的一点是,知识产权投资同比增长5.8%,高于4.83%的历史平均水平和-0.56%的危机后平均水平,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正增长,前14个季度连续13个季度出现负增长。第一季度,知识产权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0.3个百分点,高于0.14的历史平均水平和0.12的危机后平均水平。
第三,消费引擎不会变弱。虽然第一季度美国消费疲软,但并没有完全失去动力,也没有形成惯性下降的大通道。消费增长的可持续性取决于两个因素:居民收入和消费者信心。应该说,这两方面的数据都比较乐观。一季度,美国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环比增长5.47%,增速不仅比上季度高2.67个百分点,而且高于历史平均速度2.2%和危机后平均速度0.85%;2015年4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5.9,比上个月上升2.9,为2005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第四,通缩的危险有可能增加货币宽松的趋势。由于低油价已成为新常态,总需求下降,美国价格正面临双重下行压力。2015年1月至3月,美国cpi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2%、-0.1%和0%。自2009年10月以来,首次出现非正面数据。虽然剔除了能源价格的影响,但同期核心cpi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1.7%和1.8%。此外,2015年3月,美国ppi同比增长-3.3%,连续第四个月呈现负值,表明生产部门的通缩压力正在逐渐扩散。在通缩的阴霾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取向将比预期更加宽松,近期加息的可能性将明显下降。这种宽松趋势将为实体经济随后的复苏创造更好的货币环境。
第五,美元升值带来的增长阻力有望缓解。事实上,自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以来,美元指数一直呈现出大幅下跌的趋势,国内对强势美元的批评也越来越激烈。值得注意的是,在如此复杂的背景下,美联储最近有意对美元保持沉默,这增加了市场对美国政策水平有意引导美元贬值的预期,这种预期具有很大的自我实现能力。
第六,即将到来的政治周期将提振短期经济表现。2015年是美国大选前至关重要的一年,2016年大选注定会产生新总统,这意味着即将到来的政治周期的影响将逐渐变得更强。奥巴马政府有很大的动力来加强复苏和就业,并通过保护主义政策缓解国内压力。
总之,美国经济在2015年第一季度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但美国经济向低开高走的可能性更大。在此过程中,与预期水平相比,美国的货币政策取向将变得更加宽松,汇率政策的选择将变得更弱,贸易政策的选择将变得更加保守。对中国来说,这不仅意味着国际市场的波动性将大幅增加,也意味着美国在全球利益博弈中的侵略性可能会增加。只有保持增长势头,坚定改革决心,挖掘创新潜力,中国经济才能在复杂的驱动下平稳前进。(作者是盘古智库的学术成员)
标题:美国经济会低开高走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