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16字,读完约2分钟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彼得表示,中央企业的海外投资大多是高价值资产,如金融、矿藏和通信基站。由于一些子公司缺乏监管,出现了许多混乱。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央企业的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和国有企业总部大多依靠“自我管理”的内部审计机制。在一些监管空白点的背后,海外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许多混乱:

境外国资乱象多

——利益转移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记者了解到,由于项目数量大、监管难度大,国有企业利益转移问题在海外资产领域由来已久,这一问题在我国也经常暴露出来。考察期间,中石化得到的反馈是:“管理人员利用所掌握的资源和平台,在海外业务中进行利益转移和交换”。在此之前,王学兵、张恩照等落马的国有大银行负责人也曾通过在海外收受贿赂,将国家利益转化为个人利益。

境外国资乱象多

记者了解到,犯罪分子通常通过与承包商串通进行高价投标、与他人在商业和销售中结成利益联盟、在子女出国留学或就业时接受供应商的好处、接受客户的礼物或被安排出国旅游等方式转移自己的利益。

境外国资乱象多

——参与海外腐败,在国有企业黑名单上行贿。商务部国际贸易与经济合作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近日在“加强企业合规管理,推进企业依法行政”研讨会上透露,12家中国企业被世界银行列入黑名单。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因涉嫌欺诈和贿赂,将在一段时间内被禁止承担世行资助的项目。记者看到,这份“黑名单”包括大庆油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多家国有企业。

境外国资乱象多

海外代理人获取财富是“棘手的”。目前,许多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中需要通过当地代理商进行购销,这些海外代理商中存在着许多由垄断关系导致的腐败现象。一些国有企业海外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这种情况谋取私利。插图/刘飞(新华社)

标题:境外国资乱象多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7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