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6字,读完约2分钟

三年前,环保企业只占德国初创企业的不到14%。现在,七分之一的德国初创企业属于环境保护领域。

早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的工业增长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只是现在人们看到了德国的蓝天、白云和流水,他们已经忘记了以前严重污染的历史。”德国环境部排放控制、设备安全和交通管理司司长所罗门带着幽默的微笑说道。

“德式”环保促增长

目前,环境技术和资源利用效率对德国经济效益的贡献已经达到13%,按照德国的预期,到2025年将增加到20%以上。产生这些数据的德国试图证明经济增长可以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德式”环保促增长

4月底,德国大使馆召开了“环境创新——中德共塑”环保会议,介绍了“德国式”环保促进增长的经验。

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告诉《中国商报》,环保的初始成本很高,但从经济角度来看,节约资源是值得的。德国的经验是在初始阶段提供一些补贴,比如风力发电等领域。

“德式”环保促增长

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污染严重的工业区,如鲁尔区和德国东部的一些地区,后来都经历了艰苦的治理。

柯慕贤说,当时德国面临两条路:一是去工业化;首先是改进技术。去工业化不是德国的选择。

技术改造后,自1990年以来,德国工业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下降了60%以上;目前,德国约占世界环保技术市场的14%。德国也孕育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环境技术产业集群:90%的环境保护相关企业是中小企业。

“德式”环保促增长

柯慕贤表示,德国成功实现可持续工业增长的关键在于使用先进的资源节约型生产技术。

德国技术在过滤、测量和控制、节能、回收和废物处理、水资源管理和可再生能源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中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正在显现。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许表示,“三大环保战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涉及的环保投资超过6万亿元,将带来环保产业的爆炸性增长。

“德式”环保促增长

参加会议的有关部门人士也认为,中德合作不仅是技术转让,也是如何建立像德国这样有效的体系。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王晋南表示,光靠技术是不够的,系统也需要创新。

标题:“德式”环保促增长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7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