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9字,读完约4分钟

在农业部制定并发布《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计划》和《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后,有迹象表明工业企业调整了发展步伐:“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投资新的120万吨/年的新型复合肥项目(一期80万吨/年)和60万吨/年的硝基复合肥项目。今后,这些新型肥料的成功研发将建立在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长期合作的基础上。未来,公司计划在3-5年内将新型肥料的比例提高到30%-40%。”信阳丰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

14家氮肥上市公司11家营收下降 化肥或将迎来“私人订制”时代

另一位从事肥料研究的学者告诉《证券日报》,在增长有限的情况下,行业应大力推广使用配方肥和有机肥,同时,促进施肥方法的转变,提高耕地质量,并“鼓励发展新型肥料”。如果没有有机肥料等产品的补充,零增长的目标很难实现。目前,化肥工业主要以工业和化学科学为基础,未来的工业一定会增加对生物学的研究。

14家氮肥上市公司11家营收下降 化肥或将迎来“私人订制”时代

零增长目标为行业设定了上限

行动计划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化肥使用的年增长率将逐步控制在1%以内;力争到2020年实现主要农作物肥料使用的零增长。毫无疑问,这为该行业设定了一个可触及的“增长上限”。

14家氮肥上市公司11家营收下降 化肥或将迎来“私人订制”时代

对于化肥上市公司来说,这意味着要使业绩在设定的范围内持续增长。从这些公司目前的表现来看,整体水平是不均衡的。风能数据显示,在14家氮肥生产企业中,11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较去年有所下降,7家企业在2014年出现亏损;三家磷肥生产企业中,有一家公司的营业收入比去年略有下降;钾肥和复合肥企业的情况稍好。其中,六家复合肥生产企业中有一家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并出现亏损,而其他公司的净利润在2014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14家氮肥上市公司11家营收下降 化肥或将迎来“私人订制”时代

在业绩不佳的氮肥企业中,许多企业总是将业绩不佳归咎于供需失衡和原材料价格不稳定。

变革也成为了一些企业的选择。在这种“增长上限”的背景下,公司未来有什么计划来设定主营业务的比重?主要经营磷复肥的信阳丰公司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公司逐步将新型肥料的比重提高到30%-40%左右(苹果等农作物专用肥也属于磷复肥)。”

14家氮肥上市公司11家营收下降 化肥或将迎来“私人订制”时代

配方施肥将逐渐成为主流

应该指出的是,尽管行动计划为该行业设定了总体“增长上限”,但它也提到了未来不同地区需要调整的肥料品种,即不同地区有机会在不同品种之间“交换需求”。此外,行动计划中还提到了“配方施肥”和其他方法。

14家氮肥上市公司11家营收下降 化肥或将迎来“私人订制”时代

信阳丰的一位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该公司也在积极尝试定制化肥。

“‘中国农业大学-信阳丰新型肥料R&D中心’建立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网络,有效地将配方肥料的推广与农民培训、农药服务和田间指导的改进、新型肥料和配方专用肥的研发以及营销模式的创新结合起来。目前,已开发和投放了70多种特殊配方肥料,覆盖了适合中国不同土壤的各种大宗作物,并已成功投放市场。上述信阳丰公司人士表示,同时,公司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在国家杂交水稻“四大试验项目”平台上全面开展试验示范合作,开发和推广适用于不同超级稻、不同种植制度和不同生态类型的超级稻系列专用肥。

14家氮肥上市公司11家营收下降 化肥或将迎来“私人订制”时代

除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外,农业企业销售渠道的变化也是近年来业界不断讨论的话题。有人认为互联网改变了产业链的信息对称和供给关系,通过减少中间环节,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产品分销模式。在行动计划提到建议的区域类别调整后,企业如何调整其销售渠道?也许使用互联网是个好主意。

14家氮肥上市公司11家营收下降 化肥或将迎来“私人订制”时代

根据公开信息,2013年和2014年许多农业企业的定期财务报告描述了公司对农业材料互联网或互联网金融的投资和重视。肥料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原料,企业会积极计划“触网”吗?对于这个话题,信阳丰没有直接回答《证券日报》是否计划切入互联网领域,而是表示:“互联网正在改变许多传统产业,包括农业材料行业。农业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优化供应链流程,降低综合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公司高度重视农资和电子商务,将组建专业团队积极探索网络营销,更方便、更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农产品解决方案,提高农业种植效率和农民种植收入。"

标题:14家氮肥上市公司11家营收下降 化肥或将迎来“私人订制”时代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7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