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3字,读完约3分钟

春节前后,大公司和小公司将评估他们的成就,并改变他们在行业中的排名。

在肉类行业,双汇和雨润都是大公司,据说他们各自的掌门人万隆和朱有很多的接触和相互学习;但是当谈到排名时,这两个家族不会互相让步。

大多数人可能认为双汇现在是市场领导者。事实上,双汇也公开给自己下了定义。双汇发展(000895,stock bar) (000895.sz)在2014年半年度报告中表示:公司冷却肉和低温肉制品产量领先于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冷却肉和低温肉制品在同类产品中的比重也优于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

双汇雨润都说自己是老大 该信谁?

双汇的主要竞争对手不知道它是否包括玉润。关于谁是老板,雨润说不是。

同样在2014年半年度报告中,雨润食品(01068.hk)表示,2014年4月,在中国第22届商品销售统计新闻发布会上,雨润食品获得了低温肉制品和冷却肉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名,并在过去16年中获得了低温肉制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名。

双汇雨润都说自己是老大 该信谁?

谁是冷却肉和低温肉制品的领导者?双汇和玉润给出的答案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肉类是一个大概念,包括鲜肉、肉制品和冻肉。中国消费者现在很富有,但是很少有人吃冻肉。鲜肉中有热鲜肉和冷鲜肉,现在又卖热鲜肉,这不利于保鲜;冷肉在猪被屠宰后会迅速冷却。运输、销售和储存基本在0~4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安全、卫生、口感好。冷肉在中国正在大力推广。

双汇雨润都说自己是老大 该信谁?

肉制品中有低温肉制品和高温肉制品。低温肉制品不能长期保存,但其营养和口感比高温肉制品好。

国内消费者已经将猪肉从全猪肉转变和升级为优质猪肉,因此冷却肉和低温肉制品已经成为肉类企业的战场,几家巨头的排名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如果和收入相比,双汇还是要压着雨跑完最后一程。2014年上半年,双汇开发新鲜冷冻产品的收入约为81.8亿元,低温肉制品的收入约为45.9亿元。

同期,雨润食品的冷却肉和冷冻肉的营业收入为81.5亿港元,低温肉制品的营业额约为13亿港元。根据1港元只能兑换0.8元人民币左右的事实,雨润食品的冷却肉和冻肉收入不足70亿元人民币,低温肉制品收入约为11亿元人民币。因此,单从收入来看,双汇发展低温肉制品的收入远远高于玉润食品。由于双汇发展冻肉和冷却肉的具体收入不清楚,无法进行比较,但双汇在冷却肉方面很有可能超过玉润。

双汇雨润都说自己是老大 该信谁?

朱创业之初,以低温肉制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20世纪90年代,当时很多肉类企业都在生产火腿肠,火腿肠是一种高温肉制品。朱蔡邑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瞄准了低温肉制品空白的市场,并成为国内许多高端酒店的西式肉制品供应商。

双汇雨润都说自己是老大 该信谁?

双汇以火腿肠主导市场。近年来,双汇大力推广低温肉制品和冷却肉产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谁是双汇和雨润的老板并不重要。中国的肉类市场已经够大了,但是每个公司的市场份额都很小。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即使是行业的领先者也只有2%~5%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企业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营销和品牌建设方面,仍然有很多事情要做,无论是双汇还是雨润。

标题:双汇雨润都说自己是老大 该信谁?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