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8字,读完约4分钟
徐少峰
1月27日,上证综指下跌30.22点;1月28日,上证综指下跌47.22点...
在监管层面,我们严格查处了银行资金非法入市行为,重新审查了经纪业务,加强了上市公司退市风险预警,并对中铝的巨额亏损、对民生银行(600016股)、中铁建设和中远海外项目的高管进行了调查。在“黑天鹅事件”等风暴的影响下,从1月27日到2月2日,股市一落千丈。仅在5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就暴跌260.61点,跌幅8.3%。
a股的迅速下跌对一些人来说意味着“满仓被锁定”,对货币当局来说,这意味着降低RRR和降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自去年11月降息引发a股指数涨幅超过预期以来,市场猜测货币当局推迟了RRR降息。货币当局担心RRR降息会在降息后继续。在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流动性“堰塞湖”解决不力的背景下,会加剧资金的虚拟现实和股市的虚拟火灾,从而在扩大资产价格泡沫的同时造成实体经济的高融资成本。因此,市场普遍预期,如果货币当局想要降息和降低标准,就必须首先加强监管。只有通过加强监管和冷却股市,它们才能为放松货币政策创造条件。这就是目前市场普遍认可的所谓“先监管,后放水”。
如今,在监管当局的多管齐下下下,a股指数已由上涨转为下跌,市场情绪也由狂热转为平静。阻碍货币当局降息和降低RRR利率的股指飙升风险已经基本消除,适度宽松的条件已经具备。此外,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汇丰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的最终值为49.7%,低于49.8%的预期和初始值,表明疲弱的经济需要更宽松的政策刺激。为稳定经济增长,缓解通缩压力,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和重大水利工程的支持力度,2月4日晚,央行决定从2015年2月5日起,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
目前的经济数据非常疲软,特别是制造业活动已经连续两个月萎缩,这表明今年初经济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果断下调了RRR利率,适当放宽了货币供应量,增加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降低了社会融资成本,这符合今年全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更加注重紧度和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也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然而,人们不应忘记,目前疲弱的经济数据是去年11月末央行降息、有关方面推出新的抵押贷款政策以及12月份货币当局通过slo(短期流动性调整工具)向市场注入8550亿元流动性的结果。这么多货币刺激政策未能缓解经济下行压力,这意味着什么?这表明,单靠货币政策的“单一引擎”很难拉动中国经济逆风前行。正如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几天前在达沃斯论坛上所说,“货币政策可以为空提供时间和时间进行结构性改革,但它不是万能的。”
既然货币政策的“单引擎”作用有限,那么需要什么样的引擎来推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刺激经济增长呢?
让我们来看看CICC对2014年财政收入数据的分析。CICC认为,中国需要增加其财政政策的自由裁量权。
众所周知,通过简单的货币宽松政策来促进持续的经济增长是困难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疲软不是由于银行体系流动性不足,而是由于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的信贷需求不足。换句话说,央行可以打开流动性大门,比如去年降息,今年降低RRR,但它无法影响企业的信贷需求。企业信贷需求的增长依赖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和拉动。只有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预算赤字安排,增加财政支出,如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才能拉动和提振企业投资热情,增加企业信贷需求;只有当企业信贷需求持续增长时,央行更加注重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了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稳定增长需要依靠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有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被两个轮子带动,才能有效刺激企业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实体经济的弱势状况,中国经济才能有更强劲、更持久的增长势头。
标题:稳增长需要更积极的财政政策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