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6字,读完约4分钟
前市长唐良治在成都上任一个月后,武汉迎来了一位新的代市长。
2月3日,武汉市代市长万勇宣读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时,新任代理市长刚刚从湖北省荆门市委书记到武汉十天。
2014年,武汉市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将武汉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如何提升产业多元化,如何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继续推进武汉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万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让城市安静下来”和“把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武汉整体发展的核心”。在这座城市里,“振兴大武汉”的口号贴满了街道,新市长上任后将如何接任?
新市长的首次亮相
武汉对万勇来说并不陌生。万勇1960年出生于湖北洪湖,在武汉工作了近30年,之后先后在武汉市东西湖区、汉南区和新洲区学习。从2005年到2008年底,他担任武汉市市长助理。2008年,现任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被任命为武汉市市长,两人有了交集。万这次回到了武汉,他们再次合作。
1月28日,万勇首次在湖北省人大公开露面。据人民网报道,万勇在会上说,武汉面临着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比空.更难得的发展机遇当他回到武汉工作时,他感到压力和沉重,他感到自信和渴望。
在武汉两会上,万勇宣读了武汉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武汉市2014年的成果基本反映了他的新武汉的城市基础;同时,报告提出了武汉发展的新任务、新方向,这也是万接任后的新使命。
报告显示,2014年武汉市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2.85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3万亿元。
报告还提出了武汉市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如产业规模不够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新兴产业成为支柱产业需要时间,如何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压力和困难;此外,武汉市国有资本的能量尚未完全释放,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在城市服务管理、交通拥堵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这些将是新市长的新主张。
宁静城市和创新城市
武汉的1万多个建筑工地和“全城挖掘”一直备受争议。2014年底,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提出“让城市安静下来”。
在两会的报告中,万勇重申城市应该安静,市民应该在自家门口享受大自然。
据媒体报道,万勇在会上表示,持续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将给市民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不便和影响,我们将尽最大努力缩短建设影响市民出行的“痛苦期”。
当然,武汉的城市建设计划将坚持有增无减的投资和强度。据报道,2015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将达到1750亿元(2014年为1515亿元)。报告还提出要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完善市区共建体系,充分发挥市区积极性。积极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央43号文件《地方政府债务存量清理处置办法(征求意见稿)》颁布后,如何创新武汉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继续大规模城市建设,是新任市长面临的新课题。包括如何实施ppp模式,如何改造城市投融资平台。
另一个核心问题是“创新型城市建设”。
参与起草该报告的武汉市政府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该报告强调“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武汉整体发展的核心”。在新的环境下,武汉如何坚持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他补充说,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创新型城市试点”。
据报道,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理念包括建立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
报告显示,武汉将大力发展光电信息、生物健康等优势产业,扩大节能环保和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根据1000亿元的目标,我们将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市场、咨询)、大数据和北斗导航等新兴产业。
武汉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吴永宝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这份报告主要强调了发展理念的转变和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变。报告把“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创新型城市要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这些将是新市长的“新话题”。
武汉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在2015年10%左右,2014年10%左右。武汉没有像大多数地区那样放缓。武汉当地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这是一个相对积极的目标,这给了市场参与者信心。
标题:武汉新市长“首秀”:打造安静城市和创新城市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