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3字,读完约3分钟

没有必要对汇率波动感到恐慌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所调整,这是国际外汇市场美元走强的正常反应。随着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入,人民币汇率将呈现更加正常的双向波动

——中国的人民币汇率管理有必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利用2%的波动区间释放市场压力,引导预期,实现汇率有序波动

最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似乎有点大。1月23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跌95个百分点,从6.1247降至6.1342。此后,1月26日,人民币中间价又下跌了42点,至6.1384,而盘中交易价格一度升至6.25以上,显示人民币相对于中间价大幅贬值,中间价至多接近1.9%。这引起了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担忧,甚至有些恐慌。

媒体:把人民币汇率数据解读成暴跌是一种误读

应该注意的是,人民币对美元走弱的原因不是人民币走弱,而是美元走强。由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结束量化宽松政策,并可能加息,美元自去年7月以来经历了强劲的升值,年底时美元指数从不到80升至90左右,升值幅度超过12%。2015年,美元继续走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上涨了5%。尤其是1月22日,欧洲央行决定实施量化宽松政策,这导致欧元对美元大幅下跌,而美元升值更为强劲。美元指数突破了95的关键价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调整是对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走强的正常反应。

媒体:把人民币汇率数据解读成暴跌是一种误读

另一方面,恐慌主要是由于不知道中间价和交易价之间的差异,以及对盘中交易价相对于中间价的贬值的过度解读甚至误读。中间价不是市场汇率,而是央行委托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管理汇率的手段,交易价格是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外汇形成的汇率。两者之间的偏差反映了央行指导价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只有当交易价格持续高于或低于中间价一段时间,才表明人民币汇率存在贬值或升值压力。自去年以来,央行逐步退出人民币汇率正常化干预,主要采用中间价管理汇率,向市场传递政策信号和管理意图,允许汇率在一个交易日内大幅波动。因此,将交易价格相对于中间价贬值1.9%解读为人民币汇率暴跌是一种误读。

媒体:把人民币汇率数据解读成暴跌是一种误读

事实上,今年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相对稳定。1月份,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保持在6.1188至6.1384之间,相差196点,波动幅度仅为0.32%;交易价格在6.1878到6.2569之间,波动幅度只有1.12%。1月26日,当所谓的暴跌发生时,最高交易价格和最低交易价格之差仅为198点,波动幅度仅为0.32%。1月份,国际外汇市场跌宕起伏,甚至瑞士法郎也飙升了30%以上,这使得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更值得称道。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基础是中国经济的良好基本面和外汇市场供求的总体平衡,这也反映了中国稳定汇率的强大能力。

媒体:把人民币汇率数据解读成暴跌是一种误读

当然,今年的人民币汇率将与往年不同。随着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和供求关系将在汇率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人民币汇率将呈现更加正常的双向波动。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分化,国际外汇市场形势更加复杂,美元很有可能出现历史上的第三次升值趋势。中国的人民币汇率管理有必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利用2%的波动区间释放市场压力,引导预期,实现汇率有序波动。丁志杰

标题:媒体:把人民币汇率数据解读成暴跌是一种误读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