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458字,读完约14分钟

整个2014年,“安邦”几乎成了“有钱有势”的代名词,那些关于它的“土豪”甚至让人觉得它是一家投资公司,而不是一家保险公司。

这家保险公司在当地人寿保险市场排名第八,自去年以来,一直在全球范围内疯狂销售商品,其字迹令人印象深刻。相关数据显示,富有且任性的安邦集团2014年投入超过400亿元,2014年注册资本两次扩张,从120亿元增至619亿元。在国外,安邦收购了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100%的股权,收购了比利时达美劳埃德银行,并从希尔顿手中接管了享有盛誉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在中国,安邦也频频亮相,侵吞了民生银行、招商银行、金代尔等公司的股份,所持a股总市值超过1000亿元,一年内多次成为头条新闻。

解密安邦模式

安邦拥有10家子公司,近1万亿元的资产和619亿元的资本,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这一切。几乎每个人都在想:一家注册资本只有5亿元人民币的保险公司,一年前还默默无闻,怎么会发展得这么快?

解密安邦模式

推进投资财产保险

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的安邦保险,让业内人士高喊“有钱就是任性”。安邦在“卖保险”方面的表现如何?

从最初的保费收入来看,安邦的业务并不出色。根据中国保监会2014年11月发布的最新数据,财产保险的原始保费收入为46.14亿元,人身保险的原始保费收入为482.08亿元,和谐健康保险的原始保费收入仅为1.11亿元。

解密安邦模式

在新兴保险公司寻求集团化的同时,安邦意识到保险公司不可能真的靠“卖保险”来“发财”,因此也开始改变单一机构的经营模式,着手张之路的扩张。事实上,安邦在短时间内的快速扩张离不开雄厚的资金支持。根据数据显示,安邦保险集团,原名安邦财产保险,由SAIC和中石化于2004年成立,注册资本只有5亿元。由于股东资本实力雄厚,安邦财产保险相继增资,2009年达到51亿元,业务范围扩展至寿险和健康险。安邦保险集团成立于2012年,旗下拥有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和健康保险等多家子公司。

解密安邦模式

一家财产保险公司的高管透露,安邦2014年出售的投资性财产保险规模可能达到1000亿元,这是安邦富有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中国保监会严格监管投资型财产保险产品。早在2008年,它就发布了《关于加强财产保险公司投资型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对财产保险公司销售的投资型保险产品的资格、销售规模和期限作出了严格规定。

解密安邦模式

该文件发布后,投资性财产保险几乎退出市场,但安邦对此青睐有加。根据中国保监会官方网站,2010年安邦获准销售“安邦稳赢”、“安邦赢赢赢”的投资型综合保险,总销售规模不超过100亿元,销售期限为两年。那一年,安邦财产保险卖出了92.54亿元。事实上,安邦在2009年已经试供水,规模为109.21亿元。

解密安邦模式

在保险业回归保险的保障和核心优势的情况下,安邦保险的发展模式无疑显得与众不同和激进。因为保险销售的是纯理财产品,所以成本高于基金公司。因此,寿险公司的银行保险渠道负责人表示,他们不同意安邦的激进模式,承诺的收益很高。增加的成本对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管控有很高的要求。一旦风险积累形成雪球效应,投资就无法弥补成本而破产,这些公司就无法自救。

解密安邦模式

保险专家宋玲告诉《国际金融新闻》,投资型财产保险风险是固有的。起初,安邦可能并不认为这项业务非常重要,但正是它为安邦在2014年的“几场大战”准备了足够的弹药。

解密安邦模式

此外,宋玲还指出,如果你把保险许可证看做投资许可证,恐怕没有比保险许可证更activity/きだよ/room的了。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投资:股权资产包括股权、风险资本、股指期货和各种股票;房地产资产,包括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包括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询价信托产品)、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结构性存款等。,以及基本上没有限制的固定收入和流动资产。国内外对空的投资非常大。“可以说,使用保险资本的核心是在买买中购买它。我可以买你买不到的东西;如果你没钱买,我可以买;你需要建立一个特殊的项目来购买它,但我不必太仔细地区分它,并付出金钱:购买它!”

解密安邦模式

持卡增持银行股份

安邦以其招牌闻名,也从招商银行获得了最大利润。与安邦保险在民生银行的“旋风”式增长(报价、询价)不同,安邦在招商银行的增长(报价、询价)非常有耐心和决心,有点固定资金投资的味道,但规模都很大。

解密安邦模式

2013年12月,上海大宗交易平台被“土皇帝”交易震惊。招商银行以高于10.7%的市场价格售出11.33亿股,占该股总股本的4.5%,共计136.78亿元,远超2012年。花旗集团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市场、咨询)易手,成为当时a股历史上最大的大宗交易。自那以后,安邦保险增持招商银行的行为从公开披露中消失,只在财务报告中有所回应,但实际上一直在有序进行。

解密安邦模式

2013年底,在资本市场并不明显的安邦保险为招商银行推出了第一张标语牌。每股12.07元的交易价格远远高于10.9元的市场价格,舆论哗然。据市场估计,安邦保险当时动用的资金高达136亿元,而“土皇帝”的标签并没有得到虚名。

解密安邦模式

在民生银行的投资上,安邦更是来势汹汹。

2014年12月1日,安邦保险首次持有民生银行5%的股份,并发布公告。此后,其四家公司的五个账户被集中调度,甚至使用了罕见的“安邦保险集团-资本”账户,这显示了其必胜的决心。

解密安邦模式

自2014年11月以来,香港证券交易所向民生银行披露了安邦保险的7项交易数据。数据显示,安邦保险在11月28日以每股7.25元的低价增持了股份,但仅购买了约350万股,购买后仅达到5%。自那以后,安邦保险在12月17日和12月22日增持了超过8亿股股票,但两者都是分别以9.234元和10.354元的高价买入的。

解密安邦模式

安邦成为民生银行的最大股东,并提名52岁的姚大丰进入民生银行董事会。该提议于12月23日成为现实。

许多分析人士指出,安邦保险集团派姚大丰去民生银行主要是为了增强话语权。然而,被安邦保险集团频繁安抚的招商银行,并没有让安邦提名的集团副董事长朱毅成为董事候选人。

解密安邦模式

“安邦打破了招商银行的董事会,但成功进入了民生银行的董事会。根本原因在于安邦的持股比例”。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郭田勇表示,安邦通过从二级市场购买民生银行普通股成为第一大股东,从而达到“相对控股”的地位。同时,他加入了民生银行董事会,以逐渐认识到自己对民生银行决策的影响力。

解密安邦模式

分析师表示,安邦集团的行动与中国平安集团当年的行动相似,都是从保险开始,持续控制银行、证券等领域。随着未来混业经营的发展,银行不仅可以为保险公司开辟渠道,增加保险产品的销量,而且对二者的结合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解密安邦模式

证券信息频道的王牌评论员徐伊利最近向媒体透露,根据目前的资本偏好,银行可能仍是安邦“投钱”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随着未来无风险利率的降低,保险公司确实需要拓宽渠道,增加主营业务规模。预计成功获得民生银行董事会席位后,不会就此止步,预计招商银行仍将继续增持。“至于房地产,它不应该是安邦的首选。安邦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家像平安一样拥有完全牌照的超级金融集团,平安也为2015年上市做好了充分准备。”

解密安邦模式

全球疯狂扫货

安邦保险集团拥有广泛的投资,包括金融、房地产和能源。大火的背后,安邦保险的意图已经被外界猜测。

近年来,赚大钱的安邦保险不断在海外收购资产,其中不乏历史悠久、房地产知名的欧美金融机构。

安邦部门的海外布局始于2011年,完善海外资产管理链的时间始于2013年。与之前选择的大型保险集团类似,安邦集团的资产管理机构已经在mainland China和香港成立。

解密安邦模式

2011年5月20日,安邦财产保险和安邦人寿保险分别出资1500万元和2.85亿元在北京成立安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同年12月6日,安邦财产保险成立了安邦资产(香港)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2亿港元。安邦集团将安邦资产(香港)视为全球化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认为此举“表明安邦保险集团将跻身全球投资平台之列,并在全球市场上配置资产。”

解密安邦模式

2013年7月和9月,安邦资本(香港)有限公司和安邦中国发展(香港)资产有限公司也相继成立,注册资本分别为2000万港元和1万港元,均为安邦财产保险的全资子公司。

解密安邦模式

这三家公司有各自的职责。安邦资产(香港)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安邦资本主要提供企业金融服务,安邦发展则发展投资控股业务。南方记者从香港证监会获悉,安邦资本持有一级、四级和六级牌照许可的业务,可以从事证券交易、证券咨询和机构融资咨询。2012年,安邦资产管理(香港)获准从事香港证监会批准的第九类许可(资产管理)业务,包括客户委托的人民币和外币资金的全面管理,以及监管部门批准和允许的其他资产管理业务。自今年4月起,安邦资产管理(香港)也可以从事一级许可业务。然而,安邦发展的许可信息尚未通过公共渠道查询。

解密安邦模式

自2014年第四季度以来,安邦保险加快了海外并购步伐。10月6日,安邦保险斥资19.5亿美元(约合120亿元人民币)从希尔顿手中接管了纽约地标性建筑、83岁高龄的华德福,此举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这笔交易已成为中国公司在美国最大的一笔房地产交易,创下了美国一家酒店的营业额纪录。

解密安邦模式

仅仅一周后,安邦保险收购了一家拥有100年历史的比利时保险公司fidea。据悉,预计收购成本超过2.20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亿元。

12月16日,安邦保险收购了比利时金融机构达美劳埃德银行100%的股权。该行已运营260多年,主要面向高端私人银行和企业客户,提供存款、贷款和资产管理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据新闻报道,购买价格为2.19亿欧元。当劳埃德披露与安邦保险集团的交易时,它表示安邦保险集团的资产已经超过900亿欧元(近7000亿元人民币)。

解密安邦模式

安邦保险已经在三次海外收购中投资了至少150亿元人民币,但安邦不打算就此止步。据记者了解,安邦保险集团仍在追逐韩国友利银行等跨国机构的股权。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于12月4日宣布,韩国政府暂停出售其在友利银行约27亿美元的控股权,因为它未能吸引足够多的竞购者。

解密安邦模式

因此,安邦的海外M&A战争目前只能说是“未竟”。

一家上市保险公司的首席营销官表示,看似分散的投资表象背后隐藏着安邦保险一丝不苟的投资理念,其战略意图是明确的,即逐步打造一个跨国金融控股巨头。“安邦致力于成为一家跨国金融服务集团。据说安邦将于明年开始ipo,地点可能在香港,安邦对此很熟悉。”

解密安邦模式

资产驱动负债

自2013年以来,安邦一直与“资产驱动型负债”这六个词联系在一起。业内人士倾向于认为,自2010年以来,安邦走上了一条被称为“资产驱动型负债”的发展道路,在资产方面进行大规模投资,在承销方面通过高收益产品获得大量现金流。

解密安邦模式

那么,什么是“资产驱动型债务”?

对“资产驱动负债”的一般理解是通过高收益保险产品获得大量现金流,扩大资产面,利用保险杠杆获利。只要投资收益能够弥补经营成本并实现利差,保险公司就能盈利。基于这一模型,一些券商分析师甚至提出,对保险公司的研究只需要看它们的保费增长率、业务结构和投资收益率曲线。

解密安邦模式

PICC资产保险与投资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张忠向《国际金融新闻》记者表示,在中国保险业固定收益投资难以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和信托收益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保险公司资产配置优势是一条值得考虑的途径。

解密安邦模式

多年来,国内寿险市场一直遵循“负债驱动资产”的策略,保险资产管理主要是根据手中的负债来分配投资目标。保险公司首先在投资方寻找资产质量好、满足收益要求的项目,然后通过负债方保险费的快速增长筹集资金。快速提高保费的方法是销售收入更具竞争力的保险理财产品,如万能保险。当然,只要投资方的收入能够支付承保费用和其他费用,保险公司就能盈利。这种债务驱动思维是大多数保险公司高债务成本、营销费用恶性竞争以及资产和负债期限错配的根源。

解密安邦模式

从事承销业务的人往往认为负债应该带动资产,但安邦保险和人寿却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扩大投资和总资产,然后在承销端吸引客户资金的流入,走上了一条“资产带动负债”的新路。安邦的做法是保险业的一个大转弯:通过扩大投资和总资产,在承销端吸引客户资金的流入,并以投资回报承销。

解密安邦模式

现在,有很多保险公司都这样做,比如人寿保险。这类保险公司更注重资本运营,这就要求更高的保费规模,但并不要求更高的保险产品价值。在投资方面,他们往往积极主动,甚至激进。在这样的大牛市中,他们肯定会增持股票,赢得眼球,甚至在海外赚钱。

解密安邦模式

事实上,尽管业界对这一操作有不同的看法,但在最终的“成绩单”发布之前,没有人能否认这条新路。毕竟,在竞争激烈的承销市场,不能排除“安邦人”会找到一条后来者可以复制的成功新路。

解密安邦模式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被视为“资产驱动型负债”的成功范例。自1970年以来,其净资产的复合年回报率约为20.6%,剔除浮动黄金后的复合年回报率约为13.7%。外国财产保险公司可以投资包括准备金(即巴菲特提到的浮动存款)和资本在内的资金。财产保险准备金的资本成本远低于人寿保险。如果综合成本比率低于100%,财产保险的资本成本几乎为零,这也是巴菲特一直强调的一点,也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成功之处。

解密安邦模式

一位长期关注和研究安邦的保险公司人士认为,目前,安邦顺利运作这一模式,其独特的背景和高层次的资源优势使其成为保险业中的一个特殊存在,其模式是不可复制的。

解密安邦模式

但是,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保险资金投资的逐步放开,保险资金比以前活跃得多,保险产品的竞争力应该是创新和个性化的,投资收益的水平决定了其吸引力。

标题:解密安邦模式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5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