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4字,读完约3分钟
国内油价的“12天连败”很可能在下周出现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一直下跌的国际石油市场,再次经历了“黑色星期一”,一度跌破每桶50美元的关口,跌至五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迎来了今年的惨淡开局,使得国内油价“连续12个交易日下跌”的局面逐渐逼近。记者从多家社会监测机构获悉,成品油首个调价窗口将于下周一(1月12日)如期开启,迎来历史上最长的“连续12个月亏损”,预计每吨下降300元。
1月5日晚,纽约原油价格跌破50美元大关,最终收于每桶50.04美元,跌幅为5%,为2009年4月28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作为全球基准的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也下跌5.9%,收于每桶53.11美元,为2009年5月1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
在此驱动下,作为国内油价调整基准的原油价格变化率也出现了负增长。1月6日,即新机制实施后第45个定价期的第6个工作日,中宇原油价格为55.364美元/桶,较基准价格下跌3.736美元/桶,原油变化率为-6.32%。卓创信息监测数据为-5.85%。
“预计2015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将保持在较低水平。短期而言,美国、中国和欧元区发布了一些经济数据,一些数据可能支持石油市场。不过,在利丰空新闻的带领下,国际油价仍可能向下波动。”中宇信息分析师桑晓认为,根据目前原油现货价格水平和后来的估计趋势,2015年国内油价首次下跌将如期在1月12日24: 00开始,下调幅度可能为每吨290元。当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综合考虑炼油利润和石油升级等各种因素后,并不排除干预本轮价格调整的可能性。
卓创信息分析师张斌也表示,国内成品油市场将在12日迎来新一年的首次下跌,这也是新机制实施以来的第12次连续下调。如果原油保持目前的价格水平,下周一国内成品油每吨的降幅将超过300元。
对中国来说,近60%的资源依赖进口,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降低了国内进口石油的成本,并为战略石油储备的补充提供了机会。国内汽油和柴油零售价格下降的最大好处是为终端消费者省钱。然而,作为一个上游生产企业,它是混合的。“一方面,较低的国际油价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另一方面,有一定的地区由于进口原材料。和时差,所以油价的持续下跌继续压缩炼油利润,而亏损的情况一再出现;对于中间交易者来说,空的利润非常有利。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的持续下调使得从业者在操作上谨慎,收窄了套利空,也大大降低了他们的操作热情。一些小单位甚至暂停运营,关注市场前景。其他石油和相关产品也面临类似的问题。”桑晓告诉记者。
标题:国际油价创五年半新低 国内油价将迎来十二连跌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5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