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47字,读完约6分钟
在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上海和深圳股市充满了乐观情绪,而大宗商品市场仍由“空头”主导。据市场分析人士称,当前股市的上涨不是由企业利润的提高推动的,而是反映了政策红利的释放、资金的改善和市场信心的恢复。然而,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大宗商品需求明显抑制,价格自然进入调整期。
展望未来,尽管股市很难再次回到熊市,但未来的驱动因素将更多地基于基本面,甚至伴随着强劲的调整。大宗商品方面,除了各种节能产业链外,最糟糕的时期正在逐渐过去,有色金属等一些紧密平衡的工业产品反弹势头最为强劲。
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既热又冷
"商品市场仍然是我的主人!"昨日,空大宗商品市场再次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所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暴跌,化工产品大幅下跌,pta触及6年低点,纤维板再次被封在跌停板,油脂和石油集体走软,豆粕接近3年低点。
股市在2015年第一个交易日飙升,煤炭、有色金属、钢铁、石油和其他资源类股轮流领涨,上证综指创下近五年半以来的新高。if1501合约开盘走高后,在3600点附近波动,中午时分开始大幅上涨,最终收于3671.4点,涨幅为2.56%。上证综指开盘后不断走高,在过去五年半的时间里达到3369.28点的高点,最终报收3350.52点,收盘上涨3.58%,为一个月来最大单日涨幅。
在一夜之间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在经历了惨淡的2014年后,2015年的第一个交易日继续见底。美元指数触及91.087的九年高点,而龙通跌至每吨6218美元的四年半低点,美国大豆连续第四天下跌。油价触及每桶52.03美元的五年半低点。
值得注意的是,纽约原油价格在2014年下跌了一半,创下历史第二大年度跌幅,并在新年第一个交易日继续触及每桶52.03美元的五年半新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油价逐渐逼近重要的50美元关口,跌至每桶32.40美元的最低水平。“油价持续触底令希望在新年反弹的投资者失望。恐怕没人知道它在哪里。”一些投资者表示。
油价下跌难以阻挡,这使得国内期货市场上的化工产品成为昨日跌幅最大的板块。pta主合约开盘小幅走低后,随着空多头的增加而大幅下跌,期货价格先后跌破4800元和4700元的两个关口,创下6年多来的4662元的新低,随后陷入震荡,尾盘收于4694元/吨,跌幅为3.65%。Pp1505合约在交易时段开始时大幅走软。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整,随着空期价的上涨,期货价格再次下跌,最终收盘下跌3.74%,至7597元/吨。甲醇价格下跌,收盘下跌2.38%,至2008元/吨。塑料和聚氯乙烯也分别下降了1.94%和1.19%。
据有关人士透露,美元汇率飙升和中国制造业数据疲弱已成为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在元旦假期期间,美元指数开始大幅上涨,创下近9年来的新高,这使得国内大宗商品的前景变得艰难。全球制造业pmi的大幅下降也令经济前景更加令人担忧。”据一些人透露,本周公布了关键的欧元区消费者物价指数、美联储会议纪要、英格兰银行决议、中国通胀数据和期待已久的去年12月美国非农数据。大宗商品将面临超级周的严峻考验。
商品市场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昨日的趋势对年度趋势也有象征性的指示和引导作用."展望今年的走势,相关人士认为,股市可能会出现持续上涨的牛市,而大宗商品市场将出现区域震荡盘整的趋势,这并不排除部分行业和品种继续下跌的可能性。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基于对经济形势的这种判断,除了能源和化工产业链的品种之外,商品市场最糟糕的时期正在逐渐过去,有色金属等一些紧密平衡的工业产品已经呈现上升势头,而化工产品由于受到原油的影响仍然不容乐观。
邢正期货高级研究员石海认为,从节后第一个交易日的走势来看,包括股指期货和a股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开始单边上涨,而商品期货则出现波动和走弱。主要原因是虽然两者都受到相同的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但相对而言,前者具有较强的金融属性和虚拟性,而后者具有较弱的金融属性和虚拟性。因此,前者预计会因货币政策的放松而更加宽松,而后者预计会因货币政策的直接放松而更加疲软。同时,股票市场的资本沉淀和交易规模远远大于商品市场,投资投机氛围也远强于商品市场,这直接导致了股票市场的强势和商品市场的弱势。此外,股票市场受外部市场影响较弱,而商品市场受外部市场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元走强、原油和黄金走弱、国内商品产能过剩,导致股票市场走势强劲,商品市场走势疲软。
五矿期货研究所所长王晨宇告诉记者,关于股票和商品走势的分化,要注意宏观经济环境的特殊背景,即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在这种背景下,不难理解为什么股票和商品的走势会出现分化。当前股市的上涨不是由企业利润的提高推动的,而是更多地反映了政策红利的释放、资本的改善和市场信心的恢复。但是,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大宗商品需求受到明显抑制,商品进入调整期。特别是以新建建筑和建筑面积为代表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下跌,导致大部分工业产品的上下游商品进入熊市。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跌也削弱了能源和化工产品。在供应相对稳定、甚至部分增产的情况下,需求萎缩注定是大宗商品的漫长熊市之旅,而其他因素的共振又加剧了这种熊市。
至于对市场前景的解读,王晨宇认为,从市场预期来看,市场一致预期今年股市将继续好转。逻辑是,今年整体经济形势将继续调整,因此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不过,他对这一观点持谨慎态度,房地产市场可能在下半年复苏,或短暂企稳。加上去年整体房地产投资基数下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将会减弱。因此,今年经济可能存在上行风险,大幅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可能无法实现。因此,股市很难再回到原来熊市的下跌通道,但下一阶段的拉动因素将是基于基本面或伴随着强烈的调整。基于上述判断,他认为大宗商品的最糟糕时期可能会逐渐过去,有色金属等一些紧密平衡的工业产品已呈现上升势头。当然,由于原油价格下跌,能源和化工产业链仍然悲观。
标题:股期冰火两重天之后 商品最坏时刻可能远去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5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