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4字,读完约3分钟

李文龙

"清明谷雨联系紧密,浸种和春耕刻不容缓."现在是春耕季节,长江南北都在进行艰苦的田间劳动。南方处于播种期,西南冬小麦进入抽穗期,这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东北的农民也忙于育苗。

不误农时促春耕

俗话说,当一个人被误认为一个时刻,他就被误认为一年。粮食生产应着眼于抓住农业时间,尽早开始。虽然今年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或略高于往年,降水适宜,但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全年气候都是一个中度偏年,部分地区仍可能出现春涝和春旱,给春耕和春播带来困难。

不误农时促春耕

为打好粮食丰收的基础,3月20日召开的全国春耕农业生产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作出部署,切实抓好当前春耕农业生产,抓紧春耕准备工作,为春播打好基础。

不误农时促春耕

毫无疑问,春耕播种最需要的是资金支持。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而言,农民的单户生产资金需求得到了满足,粮食直补资金及时到位,政府逐年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格,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流通加工企业在农民手中收购粮油,春耕资金充足到位。

不误农时促春耕

与此同时,在中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中,土地和劳动力出现了集约化,一些产粮大省出现了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大农户等新的经营实体,这使得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成为可能。然而,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始终是最大的瓶颈。这些新企业实体的资本需求应该如何大幅增长?

不误农时促春耕

仅仅依靠传统的金融支持模式显然是不够的。新兴的农业经济组织呼唤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许多地区大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直支行创新推出了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土地出让收入担保等贷款类型,主要面向从事粮食种植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江西、四川等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纷纷推出林权抵押贷款,以唤醒农民的“睡眠资产”,吸引金融“活水”。

不误农时促春耕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还组织金融机构深入田野和农户家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农户家庭背景、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人口和农资需求,计算信贷需求。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及时拨出资金发放贷款,支持企业购买化肥和农药,并进行运输和销售,确保了农业原料的充足供应。此外,农村金融机构也为信贷开辟了“绿色通道”,为农民提供贴心的金融服务。例如,中国农业银行大力推广“惠农卡”,云南农村信用社推出“金碧湖农卡”等银行卡品种。通过“惠农支付点”的建设,丰富了自助终端,搭建了农村支付的“高速公路”,保证了春耕和广播资金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

不误农时促春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粮食产量应稳定在1.1万亿金以上。粮食生产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农业、农村和农民,凸显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分量。显然,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也是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重要举措。

不误农时促春耕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中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11年保持高位,但随着人口基数和粮食消费量的增加,粮食增产的形势依然严峻。中国人民要想把饭碗牢牢抓在手中,就绝不能放松粮食生产的链条,必须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不误农时促春耕

今年的春耕生产已经全面展开,农民们期待着又一个丰收的一年,届时他们将迎来“及时雨”。适应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新的农业企业实体改善金融服务,也将是今年农业、农村地区和农民工作的主题之一。

标题:不误农时促春耕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5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