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2字,读完约4分钟
张文胜·张静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PBOC)组织吉林省延边州农业金融机构对春耕信贷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提高金融资源对农业的配置水平,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有效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对农业金融支持显著。
加强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
中国人民银行延边分行加强政策引导和工具应用,发布春耕广播金融支持指引,督促涉农金融机构定期发放信贷支持。世行牵头组织了10多次春耕财政支持联席会议,并与当地农业部门合作制定了财政支持清单。同时,本行对农村商业银行、农村银行等农业金融机构进行政策传导,根据各项农业指标评估结果,对符合标准的农业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对符合标准的县级农村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自2015年初以来,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得到充分利用,释放资金4.5亿元,有效扩大涉农贷款规模。对资金不足的农业金融机构给予再融资支持。针对安图县、和龙市等贫困地区,将实施比现行利率低1%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村银行创新发行“松籽仓单质押贷款”,有效解决农民松籽生产收购资金不足的问题。截至2015年2月底,支持农业再融资7亿元,惠及8万多户,同比增长27%。
创新多种农村金融产品
延边州农业金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大型农业机械等20多种抵押(质)贷款信贷产品,扩大了农业信贷资金投入。延边地区还率先在吉林省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和“政府与银行保险贷款”试点。自2015年初以来,延边州涉农金融机构为各种创新型农村金融产品发放了3.7亿元贷款,有效盘活了农村“沉睡”资产,满足了春耕和广播的资金需求。
打开春耕广播的“绿色通道”
针对春耕期间农民资金需求量大、贷款额度大的情况,各涉农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开设春耕信贷柜台,提供上门服务,设立农民贷款专岗,提供“一站式”信贷服务。截至今年2月底,通过“绿色通道”共为农民和农业经营户办理了4万笔贷款和5.5亿元人民币。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延边州中心支行引导农业金融机构降低农业贷款利率,加大对支持农业转贷的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利率引导。利率从6.1%到9%不等,一般比去年同期低0.5%左右。
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
为应对春旱,确保全年丰收,各涉农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信贷技术投入。2015年,延边州计划在水利基础设施和抗旱等重点领域投资2.5亿元,比2014年增长24%。截至2015年2月底,2015年支持重点农业领域贷款累计1.5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水利基础设施贷款增幅最大,达到50%。此外,与农业相关的金融机构利用金融知识进入村庄,并通过其他活动将金融知识传播到田间。2015年前两个月,在电视、互联网和报纸上发布了200多次宣传活动,分发了6万份宣传材料,举办了20多次培训讲座,参与者人数达到2万人。
金融机构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满足了当地农民春耕的资金需求。在金融机构的支持下,粮食收购资金充足,玉米和大米的收购价格越来越高。粮食销售形势良好,农民自有资金相对充裕。2014年,粮食总产量140万吨,粮食销售98.9万吨,同比增长14.7%。2014年,延边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12%。在2015年春耕生产资金构成中,农民自筹资金占36.2%,同比增长4%。同时,金融机构的信贷杠杆刺激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种植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通过对春耕整地情况的深入调查和与群众的密切接触,不仅保证了春耕整地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向群众展示了金融机构良好的工作作风,提升了社会形象。根据对农民、农业企业和农业经营户的问卷调查,98%的农民、95%的农业企业和经营户对金融体系对春耕广播的支持表示满意。
标题:春耕迎来“及时雨”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