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1字,读完约3分钟
已经进入新经济常态的中国能否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今年的两会上,各方对“十三五”期间资本市场在未来五年将发挥的作用充满期待。
事实上,一系列重要政策或文件已经勾勒出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愿景。去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被市场称为“新中国九条”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私募市场以及扩大资本市场开放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顶层设计。《新中国九条》提出的愿景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规范透明、稳定高效、开放包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显然,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采取许多具体措施,使中国资本市场基本完成从“新兴加转型”市场向成熟市场的转型,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各项功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在研究“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制定相关规划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融资结构还不完善,间接融资比重相对较高。在贷款经济增长弹性下降的情况下,有必要继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将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继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目标是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特别是要使资本市场成为中小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的重要场所。数据显示,中小企业为国家贡献了50%的税收和60%的国内生产总值,专利发明占企业创新的70%以上。然而,从融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明显不足。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深交所理事长陈提出,要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提升为“十三五”国家战略,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加快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上市步伐,尽快清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瓶颈。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也表示,建立服务中小企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十三五”规划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和目标。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全国民主建设协会中央委员会在两会提案中指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待发展和完善,各级市场之间没有板间转让机制,新三板市场上市的民营科技小公司较多,市场较弱,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基础的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场外市场较弱。
为此,民主建国会中央提出了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开放各级市场关系、注重提高新三板市场质量、积极完善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基本制度框架、积极进行制度创新等五点建议。
当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同时,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继续提高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强化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市场中介机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推进监管转型,都有望成为未来证券业“十三五”规划的内容。
标题:资本市场要更好承担服务国民经济重任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