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9字,读完约3分钟
记者采访的两个协会的代表认为,要充分认识“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化银行业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统筹规划,继续协调有序地深化银行业改革开放;也要通过改革开放加快银行业的发展和转型,适应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新常态。
与过去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比,去年“生活金融水”概念首次提出后,今年进一步强调“更多的生活金融水应该流向实体经济”。
此前,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5年全国银行监管视频会议上提出:“银行业要抓住深化国际经济合作、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为实体经济提供有针对性的高附加值金融服务。”特别是,我们将加倍努力,支持实施国家战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包容性金融的发展,并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今后,银行业要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深化业务模式、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全面转型和持续创新,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之树。增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银行(601169)董事长严说。
作为今年NPC和CPPCC代表的热门话题,打破准入门槛,设立无限额私人银行,已成为进一步推进银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满足李克强总理倡导的“大众创业创新”的融资需求。有关部门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和责任感,让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不符合条件、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破产或退出市场,这必须成为新常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前总裁梅兴宝说。
事实上,今年年初,银监会明确提出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多种渠道进入各种银行机构。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范围,加快出台民营银行发展指导意见,完善民营银行持续监管框架。"
进入“十三五”时期,银行业转型升级之路在何方?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认为,银行业将面临资产结构、利润结构和业务渠道的深度调整。
“在金融市场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多层次资本市场应健康发展,全社会直接融资将增加,这意味着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将减少,信贷资产在银行总资产中的比重将进一步降低。”杨凯生说。
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进入最后阶段,存贷款利差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重将会下降;同时,随着金融机构间竞争壁垒的逐步打破,银行、信托、保险、证券、基金、期货、私募等各种金融机构将全面参与资产管理领域的竞争,竞争更加深入、创新和混业经营的“大资产管理”时代将慢慢拉开帷幕。"银行应进一步扩大其资产管理业务,以抵消存款和贷款利差的收入."杨凯生认为。
此外,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兴起,银行加快业务渠道转型势在必行。“例如,银行在世界各地的分行将比现在多;在中国,无形网点,即网上银行,将被更多地用来取代有形和实体网点。当然,实体渠道不会消失。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是,由实体网点处理的业务在整个银行业务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渐下降。”杨凯生说。
标题:深化改革推动银行业再谋转型升级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