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6字,读完约4分钟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周强12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了最高法工作报告。周强的报道很快被媒体广泛传播。

媒体关注最高法院院长在会议上的工作讲话是很自然的。恐怕更重要的原因是周强的一些言论确实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例如,他的话,如胡格案和其他错案,是非常痛苦和深刻的悔恨,这可以触动人们的心。类似的反思话语并不少见,这份报告也受到了公众舆论的称赞。

在真诚反思中推进依法治国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四个全面”,其中之一就是“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执政党确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之一,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

在真诚反思中推进依法治国

事实上,“依法治国”的战略已经提出好几年了。1997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高举法治旗帜,研究全面推进法治的重大问题,这一战略正式启动至今已有10多年。这些年来,世界目睹了法治的曲折进程。比如,法律精神逐渐普及,法治理念越来越完善,法律制度越来越严格,法治实践有了许多突破。许多成就确实令人瞩目。

在真诚反思中推进依法治国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法治进步的道路不是一条直线,有曲折。特别是周永康主政法制时期,司法领域出现了一些黑暗现象。“权力大于法律”、“黑战变成黑战”等现象和问题,深刻阻碍了中国法治的进程。

在真诚反思中推进依法治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全社会都宣称法治应该成为一种信仰的时候,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深刻反思过去几年的问题。反思不是故意打开伤疤,而是从痛苦的经历中吸取教训,避免重复同样的问题。

在真诚反思中推进依法治国

周强主席提到的胡格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所谓的破案率,甚至不顾人命的“法治”,粗暴野蛮地处理案件,有没有法律精神?在一个高举法律旗帜的社会中,不人道和不公正的丑恶行为,如刑讯逼供和逼供,经常出现在负责维护正义的司法系统中。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彻底的检讨,中国的法治进程将很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真诚反思中推进依法治国

从反射的角度来看,不是一两个地方需要手术刀来更深地刮骨头。在法治政府、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的建设中,有许多事情值得反思。

例如,如果权力或法律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依法行政很可能成为一个纯粹的空式的空谈。“两会”对修改立法法的欢迎和对法定税收原则的重新强调,证明了人民的意愿。人们不想看到权力大于法律的荒谬现象一再出现。

在真诚反思中推进依法治国

经济领域的问题也很突出。众所周知,市场经济需要法治的护航。没有法治的保障,市场经济将会畸形扭曲,企业家精神将会受到压制,商人的产权将会受到损害,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热情将会荡然无存。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将失去其重要的驱动力。

在真诚反思中推进依法治国

本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反腐败,取得了突出成绩。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一些腐败的政府和企业团体仍然逍遥法外,而任忠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以打击老虎。强大的资本和权力经济的破坏仍然存在。这是推进法治经济建设必须认清的问题。

在真诚反思中推进依法治国

在社会领域,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也需要法治思维和法律精神的张扬。几年前,有很多关于拆迁的案例。归根结底,许多事情不符合法律,这直接刺激了社会矛盾,甚至导致悲剧。

在真诚反思中推进依法治国

要全面依法治国,最起码的要求就是法律要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信仰,甚至是一种信仰。在当今时代,这可能不是理论层面的问题,但能否真正在实践中实施则是另一回事。过去在执法方面有许多缺点,这就是一个例子。

在真诚反思中推进依法治国

回顾周强的报告,他的讲话赢得了社会的共鸣,这是一件好事。首席大法官在其报告中的一些思考也能给人以启发。要全面推进法治,有许多事情要做,其中之一就是要进行真诚的反思。这样,以法治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以法治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就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标题:在真诚反思中推进依法治国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