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10字,读完约8分钟

随着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37个月下降,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37个月负增长,我们该如何解读政策制定者的“稳健货币政策”?

随着春节假期后的降息,央行也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调整至1.3倍。利率自由化的最后一英里将于何时释放?接下来,央行将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利率市场化?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昨天下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丝绸之路基金有限公司董事长就金融改革和发展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m2的适度增长不超过“稳定”类别

不久前,中国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广义货币供应量m2预计将增长约12%。在实际执行中,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略高一些。”

与2014年13%的增长目标相比,今年m2的增长率有望降低一个百分点。对此,周小川表示:“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2的增长仍然是适度的,因此它并没有改变稳定的货币政策。”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事实上,市场曾经对谨慎的货币政策的表达有所怀疑。春节假期后,央行在2014年11月22日之后的100天内再次降息。这也是自央行今年2月5日宣布RRR降息以来的另一项重大政策。对此,市场仍有疑虑,即在实践中,央行灵活运用了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取得了保持流动性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改变?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周小川回应道:“首先,与过去几年相比,中国经济目前的增长率较低,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面临一个新的阶段。我们称这种新状态为新常态,新常态也是领导者。所用的词汇。”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周小川表示,新常态是一种正常状态,而不是一种特殊和有问题的状态,因此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制定需要新的提法。此外,无论货币政策是宽松还是紧缩,一般来说,只有五大类词在描述:第一,它被称为宽松货币政策;二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三种叫做稳健的货币政策;第四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第五种叫做紧缩货币政策。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根据周小川的说法,这五个领域在词汇方面涵盖了相对较大的领域。在每一个类别中,都有从左到右进行调整的灵活性,但是从一个公式到另一个公式的改变通常是很大的一步。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会发现中国人民银行使用了很多我们过去不熟悉的货币政策工具,但是与我们的国民经济相比,每种工具的数量都非常大。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我们观察到货币政策的紧缩,其中一个使用m2,所以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m2的增长率。也就是说,尽管调整使用了各种工具,但也包括一些定向货币政策调整。但是,加起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仍然是适度的,因此并没有改变稳定的货币政策局面。”周小川说道。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3月12日,央行公布了2月份的m2数据。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2万亿元,同比增加3768亿元。此外,广义货币(m2)也超出了市场预期。根据央行数据,m2余额为125.7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上年末高1.7个百分点。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然而,一些市场参与者表示,2月份的信贷超出了预期。从信贷增长的角度来看,经济似乎并不坏,信贷和融资数据自年初以来一直好于预期,但这与同期的实体经济数据相反。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事实上,在cpi持续下降、ppi连续37个月负增长的背景下,市场担心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正面临通缩风险。

对此,周小川表示,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过程中,ppi发生了很大变化,最近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不仅要对价格变化给予足够的关注,还要使观察周期更长,趋势更长,同时要谨慎。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一些工具进行了多次调整,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得到了适度的保持,并没有超出稳定和中性的范畴。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在密切关注价格走势的同时,他将采取审慎的货币政策来控制流动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正是应对当前形势的合适组合,也是政策的应有之义。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存款保险可以覆盖超过99%的存款

昨天,周小川在回答记者会的第一个问题时,也发布了一条重要消息:“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作为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已经做了一段时间的深入准备。去年底,存款保险制度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征求意见的结果总体上是积极的。这表明存款保险制度的引入在各个方面已经基本成熟。我个人估计可以在今年上半年推出。”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所谓存款保险,是指存款银行缴纳保险费形成的存款保险基金。当个别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存款保险基金按规定及时支付给存款人。

「利率自由化将会加剧银行业的竞争。客户基础差、风险管理能力弱的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银行业优胜劣汰的局面将会出现。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改善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是必要的。”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研究室主任杨赤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民生证券(Minsheng Securities)宏观研究员李麒麟昨日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利率市场化的目的是让利率更加由市场供求决定。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中只有存款利率上限没有放开,这是由商业银行在债务方面不平等竞争的事实决定的。国有大银行拥有充裕的资金和政府信贷,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资金相对薄弱。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李麒麟认为,如果在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保障的情况下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出于对存款安全的担忧,储户会倾向于将存款存入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被迫提高存款利率,以吸收稀缺的储蓄资源,并从事一些高风险的投资活动,以弥补高债务成本,使储蓄更不安全。因此,为了使所有商业银行公平竞争,存款保险制度应该先行一步。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2014年11月30日,酝酿了20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形成了。国务院法制办公室颁布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为期30天。根据本《征求意见稿》,存款保险实行限额支付,最高支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根据中央银行的统计,这可以覆盖99.63%存款人的所有存款。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利率自由化只有一步之遥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一直被认为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步,对防范挤兑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果然,周小川在随后的问答中透露出另一个沉重的信息:“如果今年有机会,存款利率上限可能会放开,大家期待的最后一步就会出来。这种可能性应该说是非常高的。”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28日,央行就已经透露了利率市场化的信号。同日,央行宣布,自3月1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档次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和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在回答问题时,央行表示将继续扩大空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范围,适时推出企业和个人大额存单,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此前,业内普遍认为,大额可转让存单将在存款利率释放之前推出,释放指令预计将针对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的指令。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许多市场参与者向我们的记者预测,央行将在年内降息。据推测,随着降息,存款利率波动的上限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李麒麟告诉本报记者,从2012年年中到现在,每次降息都伴随着存款定价浮动区间的扩大。这一次,存款的浮动幅度并没有达到最高点,这表明随着经济低迷、实体经济去杠杆化和去产能压力的加大,商业银行资产扩张速度较之前明显放缓,商业银行负债侧的流动性需求减弱,从而减少了存款需求。因此,可以说对流动存款的恐惧正在减弱。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如果再次降息,考虑到银行对存款的需求并不那么迫切,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债务成本的影响也不会那么大。预计存款浮动区间将进一步扩大,直至完全取消存款浮动区间,实现利率市场化。”李麒麟说。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杨赤从银行的角度说:“事实上,将存款利率浮动幅度开放到1.3倍,基本上相当于利率市场化。一般来说,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业的定价水平不会有30%的差别。”

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杨赤表示,许多银行没有达到此次降息的上限,表明30%的浮动区间已经能够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即使完全放开,存款利率也不会有更大的差别。浮动范围将被提高,但本质上是没有意义的。就像当贷款浮动幅度被释放到0.7倍,它是完全释放的本质。后来完全放开了,实际市场上没有0.6倍的贷款利率。”

标题:周小川解析新常态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一步之遥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