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1字,读完约3分钟

"对2015年的市场持乐观态度,产品趋向于改善住房."3月12日,徐汇控股集团(00884.hk,以下简称徐汇)总裁蓝鸿震对包括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

徐汇最新公布的业绩显示,2014年的合同销售额上升至212.06亿元,同比增长38.4%;2014年平均合同销售价格为12235元/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1%;实现净利润18.61亿元,比上年下降1.75个百分点;合同销售的现金回报率达到80%。

旭辉去年销售额增长38%住宅策略向改善型倾斜

基于对自营需求市场的乐观态度,徐汇自2014年以来,在产品战略上对“70%住宅”进行了战略调整,并逐步将按需和改良产品的比例从8: 2调整为5: 5,向改良需求倾斜。

旭辉去年销售额增长38%住宅策略向改善型倾斜

记者了解到,2015年徐汇42%的可销售价值来自一线城市,52%来自二线城市,6%来自三线城市。

“专注于在北京、上海和一些更好的地理位置开发项目,以改善自用产品。2015年全年的合同销售目标是250亿元。”雷蒙说。

去年,徐汇约94%的销售业绩也来自一线和二线城市。当更多的产品位于核心城市时,它们的产品价格自然开始上涨。

“从长远来看,主要城市将继续受益于城市化和人口增长。预计中国一线和二线城市的住房需求将保持强劲。”徐汇集团董事长林忠认为。

根据嘉里的数据,2015年1月至2月,徐汇的合同销售额为20亿元,同比下降32%。很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很多房地产企业的年销售额都在20亿左右,这部分房地产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

旭辉去年销售额增长38%住宅策略向改善型倾斜

中型住宅企业如何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世茂集团副总裁蔡雪梅曾告诉记者:“抓住机遇,向一线房企梯队冲刺,全年销售500亿元是可能的;也有可能意外落后,因此有必要更好地打造自己的产品。”

旭辉去年销售额增长38%住宅策略向改善型倾斜

截至3月11日,嘉里统计的15家房地产企业中,有7家房地产企业2月份销售额同比下降30%以上。其中,大多数房企的月销售额不到20亿元,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10亿元以下。

旭辉去年销售额增长38%住宅策略向改善型倾斜

记者注意到,这一梯队的房企希望通过自己的风格寻求出路。

“高周转率”是徐汇的一个特点。2014年,其平均资产周转率为58.3%,高于2013年的53.4%。许多中型住房企业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例如,阳光城(报价000671,询价)(000671.sz)也在开发所需的适销产品。

旭辉去年销售额增长38%住宅策略向改善型倾斜

许多企业希望在差异化方面寻求突破。例如,施琅集团大力推广自己的绿色房地产,希望给买家带来更多健康体验,提高产品的溢价能力。

“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刺激房地产的措施。例如,第二套房的信贷宽松,交易税宽松,财产税有望延期。”易居(中国)首席执行官丁祖昱表示:“因此,第二套房的信贷将会放松,第一套改进的住房产品今年将会有更好的销售。”

旭辉去年销售额增长38%住宅策略向改善型倾斜

“精装修可以带来顾客的生活体验,从产品和体验的角度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中国将淘汰粗糙的房屋。”雷蒙说。

标题:旭辉去年销售额增长38%住宅策略向改善型倾斜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