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40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企业。
众所周知,我国第一家R&D彩电制造商熊猫电子(Panda Electronics)来自中国电子,但不熟悉的是,其军工企业地位使外界对其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综合it企业集团的地位知之甚少。
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经理刘烈宏介绍,整个集团的营业收入从过去的600多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030亿元;产品从过去的低端到现在逐渐扎根于中高端,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连续两年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评为中央企业绩效评价甲级企业,连续四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他和他的同事应该说是“相当努力”。
中国企业建立移动运营生态链需要时间
谈到电子信息产业,激烈的竞争是该产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外部世界可以直观地感受到。
刘烈宏坦言,所有成功的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与众不同。过去,对于电子行业的企业来说,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和研发都是通过学习国外产品来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的。过去,中国企业不善于发现和创造新的需求,这导致了严重的同质化。企业在一些知名领域和形式上的低水平激烈竞争;同时,对新兴消费产品和新兴市场缺乏关注,导致对消费需求的把握不准确,导致消费溢出和海外消费。但现在创新驱动发展正成为电子产业发展的新常态。越来越多的企业追求差异化发展、用户体验和美好体验,以及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以电视为例,其价值的大约50%在于平板电脑。作为液晶面板的关键基础材料,由于技术难度大,五年前90%以上的国内需求仍是进口。
刘烈宏表示,在国家新平板显示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下,以中国电子为代表的多家中国企业在新平板显示领域投资了数千亿元,并建成了以第六代、第八代工厂为代表的新平板显示企业,支持了整个彩电行业的转型升级。现在平板电视的自给率已经达到50%左右,购买国产智能电视的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外品牌电视。
看着行业内领先的苹果和谷歌,刘烈宏认为,从终端产品的表现来看,像“中国小酷联盟”这样的公司其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与苹果并驾齐驱。但是,从整个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来看,尤其是集成电路和移动操作系统,以及基于移动操作的产业生态链,中国企业需要五到八年的时间。
改造“剪尾巴”必须有房子才能得到它
没有转型升级,很难完成与国际一流企业的追逐竞争。
近年来,中国电子内部进行了“加减乘除”,对600多家企业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为什么猴子会变成成年人?据说猴子也想变成人。关键是要去掉它们的尾巴。当他们摇尾巴时,他们会想到三件事。剪掉它们的尾巴是痛苦的,表明这种转变是非常痛苦的;第二条尾巴被切掉了,你真的能成为一个人吗?我觉得变革和创新确实有风险;第三,我习惯了尾巴。一旦尾巴被切掉,我会不会不习惯,将来会不会有感情,”刘烈宏说。“所以我们中国人愿意为了得到一些东西而放弃一些东西。”
刘烈宏说,每一个失去低效和无效资产的企业实际上都是一个痛苦的甩尾过程,这是困难的。
为此,刘烈宏强调,低端和低水平的行业必须坚决放弃,因为这个领域不具备竞争优势,同时,他应该下定决心做加法。位于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基础软件、新兴平板显示器和操作系统、信息化和信息安全等行业的中上游。
在这些行业中,目前中国电子每年的科技投入占销售额的10%以上。扣除贸易因素后,整个集团的科技投资约占销售收入的4%。
如果海外扩张没有比较优势,不要盲目走出去
中国电子在走出去方面有着多年的经验,尤其是在过去的五年中,专注于在安全领域实施整体解决方案,自此中国电子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2011年2月22日,中国电子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融资框架与厄瓜多尔安全协调部签署了国家安全指挥控制系统项目(ecu-911系统),迈出了专业化的第一步。2013年,中国电子在南美签署了一份超过10亿美元的合同。产品还出口到欧洲和非洲。
“事实上,走出去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激烈的国际竞争,这也迫使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思考和把握比较优势。如果没有比较优势,出去是没有意义的。”刘烈洪说道。
最近,电子行业遇到了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网络安全。刘烈宏表示,发达国家经常以网络安全为名,将华为和中兴(包括中国电子)拒之门外。然而,从中国电子的实践来看,将网络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尤其是网络安全产品,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展望《一带一路》,刘烈洪也从中看到了机遇。他说,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的血肉,它不仅包括公路和铁路,还包括信息设施和信息服务。
中国居民使用的身份证、社会保障卡和健康卡使用中国电子提供的芯片。在海外扩张中,加纳的国民身份证和身份证管理系统也来自中国电子。
“我希望国家能在这方面出售我们的信息产品和信息基础设施,就像出售高速铁路和出售高速公路一样。”刘烈洪说道。
标题:刘烈宏:激烈竞争下若无比较优势,走出去就没有意义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