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44字,读完约5分钟
内陆自贸区仍在频繁移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4月29日,河南自贸区申请和建设工作会议在省会郑州召开,河南商务系统、郑州、开封、洛阳市分管副市长以及郑州航空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次披露了河南自贸区的思路、进展和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参与建设申请的郑边洛提交了建设申请草案。
河南充满信心。河南省商务厅厅长焦金淼表示,河南沈剑自由贸易区具备市场潜力、区位交通、港口载体、产业基础、体制机制创新等基础条件。特别是作为中国的人口大省,河南经济规模排名第五,中西部地区第一,拥有巨大的市场、枢纽、物流和产业优势。
完善和改进计划
据悉,河南自贸区建设申请于2014年初启动,《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规划(草案)》于年中形成,并于2015年2月底上报国务院。3月4日,国务院向商务部批准了该计划。目前,该方案正在细化和完善,并展示了各区的实施范围和试点内容。
目前,河南正在推进上海自由贸易区28+6改革试点经验的实施和推广,这已被纳入全省深化改革的重点议题。河南省商务厅厅长焦金淼表示,推广推广的效果是申请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和前提。他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国家应该评估并接受它。”
为了加强建设应用,河南成立了自由贸易区工作领导小组。与广东省类似,河南省工作组也由省长谢富展担任组长,常务副省长李可、副省长赵建才为副组长。
从区域上看,豫西的Xi和豫南的武汉是内陆自由贸易区第一梯队的“后援”,两地多次上报建设申请。在豫北,京津冀一体化已成定局,总体规划即将出台。尽管河南拥有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和全国第一个航空空港经济试验区,如果没有自由贸易区的“加冕”,它将处于区域格局
河南省商务厅副厅长王勇在讲话中透露,今年全国人大期间,河南自贸区工作领导小组对商务部进行了专题访问。去年以来,地方领导多次到商务部协调和推动建设申请。
在两会期间张副总理出席的河南代表团会议上,河南省省长谢富瞻建议国家批准建立河南自由贸易区。郑州市市长马伟也提出:“请国家支持河南建设以郑州为主体的内陆自由贸易区。”张对的回答是:“你们要学习上海自由贸易区和天津、广东、福建自由贸易区的经验,把工作做好。条件成熟时,这将是理所当然的事。”
中国区域经济协会秘书长姚晨认为,FTZ的进一步扩张应以内陆地区为重点,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最匹配的地区和节点城市,最有可能获得批准。
4月27日上午,包括郑州海关在内的丝绸之路经济带10个海关在青岛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合作协议》,实施了海关总署部署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未来“十关合一”。
河南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中获益匪浅。2013年7月开通的郑欧班列,是连接欧洲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大动脉。近日,中国中部第一个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郑州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获得海关总署批准。
当地专家认为,近年来,河南对外开放的载体平台日益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高,自贸区布局和建设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明确郑汴洛三大区的定位
根据河南的规划,河南保税区的总体考虑是承接郑州航空空港、中原陆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国家开发区等。作为载体,着力推进流通国际化和投资贸易便利化,依托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和多元化贸易平台,打造高端对外开放平台,发展成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核心腹地。
在功能定位上,提出了四个定位:一是国际多式联运物流中心;二是引领流通消费国际化的创新发展示范区;三是投资贸易便利的内陆开放高地;第四,监管服务模式创新的先导区。
从区域实施范围来看,河南保税区计划主要覆盖郑州、开封和洛阳,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其中,郑州地区约80平方公里,包括郑州航空空港区、中原国际陆港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重点探索以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
洛阳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主要在国家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探索事后监管服务模式的创新;开封面积约20平方公里,以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重点探索以推动消费流通国际化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根据试点的推进和产业发展及辐射的需要,我们将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和试点政策范围。
河南认为,真正的申请建设才刚刚开始。根据当地业务系统的工作安排,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详细规划,研究论证河南自贸区和三区四区的功能定位,研究拓展相关领域对外开放的措施,组织人员分批赴沪、津、闽、粤自贸区调研。
标题:河南加大自贸区申建力度 省长谢伏瞻“挂帅”领导小组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