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40字,读完约6分钟

虽然许多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增速普遍放缓,但信用卡仍被业界视为“蓝海”。

4月28日,浙商银行宣布其首次信用卡发行,引入了“众筹”等“互联网+”的概念。任命原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业务管理部(报价601288,咨询)总经理黄晓为浙商银行信用卡部总经理。

“互联网+”描彩信用卡 不良率隐忧浮现

到目前为止,在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只有恒丰银行和渤海银行尚未涉足信用卡业务。

浙商银行信用卡部总经理黄晓4月29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浙商银行发行的“众筹智能信用卡”从卡的创新、设计和品牌定位上体现了“互联网+”的思想。所谓的众筹,除了在卡片设计阶段采用众筹来收集创意外,发行后还会推出一系列的众筹活动,让消费和理财都可以选择优惠的方式来升级“互联网+”服务。

“互联网+”描彩信用卡 不良率隐忧浮现

“我们的信用卡也有一系列创新的概念和互联网加的想法,我们仍然需要等待监管机构的批准。”黄晓说道。

除了“互联网+”之外,信用卡还免费吸引客户,免除客户七项费用,如全国存取款费(透支取现除外)、短信通知费、年费、换卡/补发费、票据补发费、证书签发费、超限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浙商银行是继2014年底浦东发展银行成为中国第一家无条件年费银行后的第二家信用卡发行银行。

“互联网+”描彩信用卡 不良率隐忧浮现

风控制大数据

去年底,黄晓到浙商银行担任浙商新成立的一级部门信用卡部总经理。

在他看来,尽管信用卡市场竞争激烈,但仍有某些空人,如年轻人、小微企业主和农村市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最赚钱的信用卡公司。单张卡的平均卡收入在业内是第一位的,从发卡到盈利的时间是业内最短的。”

“互联网+”描彩信用卡 不良率隐忧浮现

目前,信用卡行业平均盈利时间超过5年,而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用4.5年实现盈利是目前最短的时间记录。平均卡收入是信用卡的核心业务指标,是指信用卡总收入除以总发卡量,即单张卡的平均卡收入,也是不同银行信用卡业务之间的可比指标。

“互联网+”描彩信用卡 不良率隐忧浮现

风险控制是信用卡的核心竞争力。浙商银行信用卡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对业务风险的控制上,即从客户选择到客户退出的一整套流程。

例如,信用卡透支被视为信用,有潜在风险的客户在贷款后会定期接受检查,这由大数据风险控制模型进行监控。例如,黄晓说:“例如,顾客A过去在五星级酒店消费,突然开始在三星级酒店消费。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他。”

“互联网+”描彩信用卡 不良率隐忧浮现

然而,在各大银行围绕信用卡业务竞争了近十年之后,空还有多少市场有待后来者验证。

根据央行《2014年支付系统运行概况》,截至2014年底,发放的信用卡总额为5.6万亿元,同比增长22.50%。信用卡期末,可偿还贷款总额为2.34万亿元,同比增长26.75%。信用卡平均信用额度12,300元,信用利用率持续提高。目前,中国人均信用卡拥有量为0.34张,北京和上海分别为1.7张和1.33张。

“互联网+”描彩信用卡 不良率隐忧浮现

在一家股份制银行信用卡部负责人看来,经过多年的推广,信用卡市场正趋于饱和,尤其是在银行信用卡业务集中的大中城市,银行信用卡发行增速放缓是必然趋势。

“互联网+”描彩信用卡 不良率隐忧浮现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年报数据显示,2014年股份制银行信用卡发行增速普遍放缓,招商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报价60万,咨询)信用卡发行增速明显高于2013年。其中,2014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发卡量增速高达35.17%。

“互联网+”描彩信用卡 不良率隐忧浮现

2014年,股份制银行信用卡累计交易量达到5.28万亿元,平均交易量为27900元。根据年报数据,发卡量大的银行信用卡平均交易额较低,招商银行和广发卡的平均交易额分别为22300元和21900元。相比之下,一些发卡量较小的银行平均卡交易量较高,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的平均卡交易量分别为4.26万元、3.74万元和3.34万元。

“互联网+”描彩信用卡 不良率隐忧浮现

在银行信用卡同质化趋势下,突出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细分市场尤为重要。“未来银行间信用卡业务的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产品、服务和营销活动的优势和劣势上,深度培育和差异化将成为关键。”上述信用卡部负责人说。

“互联网+”描彩信用卡 不良率隐忧浮现

不良率的隐忧

在规模增长的背后,不应该低估信用卡的不良风险。

根据央行发布的“2014年支付系统整体运行”数据,截至2014年底,半年内信用卡逾期总额为357.64亿元,同比增长105.72亿元,增幅为41.97%。累计逾期半年的信用卡占期末可偿还贷款总额的1.53%,比上年末高出0.16个百分点。

“互联网+”描彩信用卡 不良率隐忧浮现

逾期半年的未偿贷款总额大幅增长的背后是信用卡信贷规模的增长。截至2014年底,信用卡总授信额度为5.6万亿元,同比增长22.5%,授信利用率继续上升,同比增长1.40个百分点,达到41.69%。

“互联网+”描彩信用卡 不良率隐忧浮现

就信用卡应收账款而言,信用卡贷款占所有银行贷款总额的比例逐年上升。

截至2014年底,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信用卡贷款分别为2199亿元、1261亿元和5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7%、45.8%和79.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根据已发布的年报,只有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平安银行公布了不良信用卡情况,其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平安银行的不良信用卡率均高于1%,但招商银行的不良信用卡率仍低于1%,比2013年下降了5个基点,至0.94%。

“互联网+”描彩信用卡 不良率隐忧浮现

截至2014年底,平安信用卡业务不良率为2.77%,比2013年上升1.19个百分点。2014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率为1.47%,比2013年下降0.28个百分点。

至于盈利能力,只有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公布了信用卡业务收入,没有其他股份制银行提及。

其中,招商银行2014年信用卡利息收入达到118.44亿元,同比增长33.8%,信用卡非利息收入达到121.17亿元,同比增长55.2%;2014年,中信银行(报价601998,咨询)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分别实现信用卡业务收入132.9亿元和4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6%和85%。

“互联网+”描彩信用卡 不良率隐忧浮现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开展网络金融创新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同路径。例如,中信银行与英美烟草公司合作。2014年,网上发卡量142万张,网上渠道业务收入19.07亿元,同比增长279.27%。

标题:“互联网+”描彩信用卡 不良率隐忧浮现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