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5字,读完约4分钟
莫凯威
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从降低进口关税、增加口岸免税店等五个方面部署和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并要求“有关部门及时拿出具体方案”。
从降低进口关税入手,出台和调整相应的消费品进出口政策,不仅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的需要,也对推动国内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扩大进口,这将有助于促进外贸结构的平衡。
可以说,国务院审时度势,把握了经济发展的本质,对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复苏将发挥重要作用。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5年1月至3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为5.54万亿元,同比下降6%;单在三月份,进出口总值较去年同月下跌百分之十五点九,其中出口下跌百分之四点四,进口下跌百分之二十五点一。未来出口增速仍存在不确定性,出口疲软对经济下滑影响很大。
目前,中央政府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上,对投资和出口都使用了越来越重的政策权重,有必要重新考虑目前扩大内需的驱动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一季度经济数据,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实际增长了10.8%,在三驾马车中对gdp的贡献最大。消费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
尽管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但消费外流的情况值得警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居民的海外消费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即出国购买消费品的范围正在从高端奢侈品逐渐扩大到日常消费品,这加速了每年海外消费的增长,总额超过1万亿元。这不仅难以提振国内消费市场,还加剧了国内资金外流,对中国国内需求和就业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公开数据,仅在今年春节期间,就有多达45万名中国游客前往日本,花费1125亿日元(约合59.3亿元人民币)购物,而消费者抢购马桶座圈的消息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客观地说,中国的消费外流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中国居民的海外购买主要是高端商品,不仅限于马桶座圈。然而,消费外流给国内消费增长和实体店带来了挑战,应采取措施引导消费回归。
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扩大和缩小外国消费品的关税范围,在港口增设和恢复免税商店,促进海外游客的通关和退税便利化,这相当于一场刺激消费的“及时雨”,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良药。
同时,通过完善税收监管等政策,有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进出口环境,增加购买意愿强的消费品进口,促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产品出口,有利于扩大内需,保障就业,造福民生。
国务院常务会议可以通过减少税收政策和便利通关,降低消费品退货成本,促进消费退货。然而,当实施上述措施时,需要更具体的规则来支持它们。
例如,在界定“大众消费品”的范围时,我们可以通过配套政策进一步扩大其范围,并包括国内人民有强烈需求的各种进口消费品。另一个例子是非日常消费品,这次没有纳入减税范围,与国内民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内民众对汽车、家用电器、高档耐用品等国外大型消费工业品的需求非常大,而正是这些工业品的高关税导致国内销售价格被人为抬高,也带动了人们的海外消费意愿。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对日用消费品的销售价格实施更严格的价格指导或加强相关的监管机制,以防止关税下调和经销商提高销售价格的现象,让广大国内消费者真正享受到进口日用消费品改革政策的红利。
总的来说,目前的监管当局可以考虑结合“消费品新政”适时推出一系列配套措施,如适当扩大消费品范围,使其涵盖高端奢侈品,甚至汽车、家电等工业品,让国内民众真正将海外消费带回国内。与此同时,我们应采取预防措施,在扩大消费品减税范围的同时,专业监管机构应做好价格监管和打击假冒进口商品的工作,使消费品新政策生根发芽,真正惠及亿万人民。
标题:莫开伟:让进出口税收新政切实引导消费回流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