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14字,读完约8分钟

利津

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的12年里,恐怕从来没有过中央企业兼并的传言如此之强烈,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南北汽车合并后,关于央企强强联合的传言甚嚣尘上:中石化与中石油、中铁与中铁建设、中船重工与中船重工、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宝钢与武钢等。,所有这些都发出了合并的消息,导致主要的中央企业迅速发布澄清声明,以否认谣言。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中央企业重组的背景和动机是真实的,但来自轶事信息的信息往往是不准确的——中央企业的合并将基于分类。目前,分类方案尚未出台,大规模重组不应该马上出现。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虽然中央企业重组有其原因,但推动重组的舆论浪潮越来越高,这有点难以控制。必须理性分析,股市对央企重组不能抱太早、太高的希望。

从历史上看,大企业离不开许多因素,如全球经济形势、产业演进阶段、国家政治经济战略、企业竞争对手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

从并购的原因来看,政府的驱动力仍然是中央企业并购背后的重要力量之一。中央企业之间的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复杂的利益。没有国家层面的提升,很难顺利进行。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从如何兼并的角度来看,中央企业的兼并是由内外部力量驱动的。虽然我们应该谈论国家的意志,但我们仍然应该谈论市场。李克强总理在听取关于南北车重组的报告时明确要求,要遵循市场规律和企业自愿原则。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由于中央企业是“国家队”,从它们的地位和任务来看,中央企业的重组应该有五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它必须有利于增强国力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位置,其制造业主要是出口加工。在一些重点行业,中国企业产业集中度低,实力弱。为了占据产业链的高端位置,中国需要有相当实力的大型企业在R&D和销售上获得优势。从本轮央企并购重组的特点来看,无论是南北汽车的并购重组,还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并购重组,都是战略性产业的龙头企业。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如此强劲的并购将有助于减少中国企业间的内耗,避免恶性竞争,提升中国整体工业化水平,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品牌效应。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第二是有利于国际竞争

在“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中央企业应通过强有力的联盟和重组来增强国际竞争力。在全球500强企业中,建筑工程、金属产品和银行业排名第一,原油开采、航运和炼油排名第二,而在其他45个行业中,它们排名较低。从这个角度看,中央企业的重组也是一个重建国际分工的过程。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例,应该考虑那些首当其冲、能够在国际上努力工作的行业。从已确认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并购重组,以及中国电力投资公司和中国核电的并购重组来看,本轮央企并购重组的目标不是那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和企业,而是战略行业央企领导者的强强联合。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相反,如果没有战略意义,或者是一个面临产能过剩的行业,就暂时不会被列入中央企业重组的议程。因此,“一带一路”上的交通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能源建设相关产业、商业、文化旅游产业和信息产业可能成为热点。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再举一个南北汽车合并的例子,直接原因是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在阿根廷项目投标中,中国北车(601299,股份)出价239万美元,中国南车(601766,股份)出价127万美元,最终中国南车中标。加拿大的庞巴迪、德国的西门子和法国的阿尔斯通是目前全球轨道交通设备行业的前三名,紧随其后的南北车应该与外界携手合作,而不是自掏腰包。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其他中央企业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中国铁路和中国铁路建设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的利益必须让位于国家的利益,而企业联合起来可以减少很多资源的浪费。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三是有助于增强市场活力

中央企业重组也对市场化改革提出了要求。比如,电信运营商们也在散布合并的谣言,中国三大运营商都在应用两种类型的技术(tdd、fdd)及其相应的通信质量,并且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电信运营商的市场主要在中国,需要竞争。这种竞争越多,对民生越有利。如果中国形成垄断,很容易失去市场活力。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对于中石油和中石化、国家电网和中国南方电网等中央企业来说,它们的竞争对手也是国内消费者。目前,主要市场在中国。如果并购后中国形成垄断,很可能会推高价格。因此,对于这样的中央企业,最好保持一定的竞争,不要急于合并。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传统产业的调整将伴随着一系列的企业重组,以获得更大的产业活力。即将出台的《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计划削减中国8000万吨钢铁产能,以缓解产能过剩的矛盾;建立2~3个智能示范工厂,提高工业与产业融合水平,钢铁企业数量控制在300家左右。这意味着中国钢铁行业在未来几年将会有集中的企业重组,其中不排除并购。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第四,它必须有利于改革的继续推进

中央企业重组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不可能在两三年内完成。目前,对中央企业来说,这是三大主题的交汇时期:确保增长、改革国有企业和打击腐败。合并很容易打乱改革的步伐。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五是有利于国有资产增值

企业并购重组是否成功,不是看并购重组工作是否最终完成,而是看能否形成协同效应,发挥系统优势,也取决于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如果我们追求快速重组,超级公司将更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协同效应,因此强大的联盟可能会适得其反。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一些中央企业曾经过度扩张,一度跻身世界500强,但很快急转直下,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负责人留下了烂摊子,继任者必须采取紧缩策略。然而,由于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显著的成果,继任者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中央企业都需要合并。目前,石油和电力合并和重组的可能性很小。重组背后必须考虑国家利益和发展战略。

2015年4月,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在中央企业规划与发展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更加重视布局结构调整。中央企业要坚持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重点领域,利用高新技术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强化产业整合和内部资源整合,剥离和重组长期亏损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稳步化解产能过剩风险,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产业竞争力。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黄丹华在会上强调的“利用好股票市场和产权市场”的目的是“促进项目融资、孵化资金注入和产权转让”,既适用于并购,也适用于分离和剥离。

显而易见,中国企业正迎来与全球企业一致的重组浪潮,并购、分离、剥离等各种重组行动的频率将会增加。因此,中央企业的重组浪潮是可以预料的,中央企业将由内向外创新,在未来变得更大、更强、更好。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然而,这一段时间也是有条件的,它不是通过口头来的。《中央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将成为全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和指导性文件。只有在上述意见发布后,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改革道路才能有章可循。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当然,强大的联盟不能等同于合并和重组。这是企业扩张和重组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它需要许多条件,如竞争对手的国际化、产业演进的潜力、国家战略的要求以及自我发展的需要。历史上,西方市场的强大联盟也遵循这一规则。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目前,一些投资者疯狂进入央企并购概念股,有被套牢的危险,所以他们应该警惕。普通人(603883,分享)把钱拿进来比拿出来容易。现在有一些现象,比如卖房和借钱买股票,风险很大。

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中央政府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一再强调,强大的联盟应该遵循市场规则。因此,至少在不久的将来,一些人炒作的大规模“央企并购潮”不会出现。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政策出台之前,我们不知道未来的情况会怎样。(作者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标题:李锦:大规模的央企合并潮不会马上出现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