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1字,读完约4分钟
《国家商报》(博客、微博)记者李彪来自北京
环境保护部第三次中央检查组专项检查反馈会已经召开两个多月了。环境保护部的整改情况如何?
4月29日,环境保护部通报了中央检查的整改情况,称“在从源头上防止环境评估领域的利益冲突等四个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与此同时,环境保护部表示,空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继续增加,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由国务院发布和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很快公布。持续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已成为下一步推进整治工作的重点之一。
公共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国家商报,新的《环境保护法》为加强环境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执法队伍与监管企业所需力量不匹配,以及地方保护等问题,环保部门执法压力加大。
80项整改措施大部分完成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中央第三检查组于2014年11月26日至12月26日对环境保护部进行了专项检查。2015年2月9日,中央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向环保部党组反馈。
中央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在反馈意见中指出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民主集中制落实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为此,环境保护部提出了5大类80项整改措施,包括36项短期(3月底前完成)、32项中期(4月底至年底完成)和12项长期措施,明确了责任人、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目前,已完成或基本完成36项短期措施和10项中期措施,其余34项措施已初见成效。
环保部表示,经过两个月的检查和整改,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新《环境保护法》,运用约谈通报、日常处罚、查封扣押、限制生产、行政拘留等硬措施,以铁腕手段控制污染,在解决环境执法松与软问题上迈出重要一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力度继续加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由国务院发布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将出台;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如环评机构脱钩、未经批准施工、擅自变更、长时间拖延等,正在得到根本解决。
其中,截至3月底,两个下属单位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已完成脱钩工作,并开展了全面清理工作,自2012年以来共检查环境影响评价资质审批117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648项,完成环境保护验收729项。
大力推进《环境评价法》的修订
环境保护部表示,下一步将部署六项重点推进工作,包括:不断加强思想理论武装,不断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不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不断编织秘密权力监控网络,不断推进制度作风建设,不断强化两个责任落实。
环境保护部表示,今年是新《环境保护法》实施的第一年。新法能否配备“钢牙的牙齿”,取决于执法监督工作是否严格到位。
从前几个月的执行情况来看,加强执法监督的趋势是明显的。数据显示,2015年2月,国家每天共实施连续处罚16起,罚款803.96万元,最高罚款208万元;共扣押和拘留了398起案件;共实施了99起有限生产和停产案件;共有100起案件被移交行政拘留。与1月份相比,2月份适用每日连续处罚的案件数量增加了60%,适用扣押和拘留的案件数量增加了208%,移交行政拘留的案件数量增加了113%。
环境保护部要求,在梳理近期全国环境违法行为的基础上,要牢牢把握环境影响评价违法行为存在的突出问题,如未经批准的建设、擅自变更等,发挥区域监管作用,动员各级环保力量,加强部门联系,扩大公众参与,加大曝光度,充分利用通报、约谈、挂牌监管、区域审批、日常处罚、限产限产、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手段。,
在环境评价领域,环境保护部强调,要大力推进《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修订,进一步改革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
标题:“土十条”即将上报组合拳严打环境违法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