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8字,读完约3分钟

美国股市“一年一剂”调整10%?

纳斯达克在15年前突破了前一个网络的高泡沫,人们喜极而泣;与此同时,投资者一边投机一边问道:“美国股市何时会做出重大调整?”

根据历史统计,美国股市平均每年有3次5%或以上的调整;下降10%的调整总是一年一次。华尔街上一次从高位下跌10%是什么时候?答案是三年半前的2011年10月。“早就应该发生的”调整并没有出现,而“逾期”一词自然出现在金融媒体上。

“A股化”的港股

每次听到有人这么说,老毕都忍不住笑了。由于公司业绩好于/差于预期,股价将大幅上涨和下跌,并将随着市场情绪的变化而波动。也有无数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原因,可以影响股票市场。然而,与慢性病患者不同,股市知道如何在闹钟响起时服药。一年一剂(调整10%)只是统计显示的历史平均值,具有参考价值,但不能视为必要。否则,与其翻旧日历,不如用日历交易股票。

“A股化”的港股

a股“东进”?

困难在于,即使美国股市10%的调整真的需要一年一剂,你会怎么做?当你“预见”市场下跌即将来临,而你的股票当前价格是20元,你会卖掉它,等待股价调整10%后以18元买回吗?不要说调整是否会发生,即使会发生,你是打算一看到18元就一扫而空,还是等待更低的价格?

“A股化”的港股

这些投资者经常面临的困境让老毕想起了眼前的内地和香港股市。人人都说港股“以a股为导向”,但英国金融杂志《金融周刊》总编辑梅里恩·萨默塞特·韦伯最近写了一篇关于“以a股为导向”的文章。

“A股化”的港股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9%;从1959年到1961年,日本经济每年增长15%以上,尤其是与中国大陆的高峰期相比。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投资日本股票并非无利可图,但也很无聊。日本股市真正起飞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

“A股化”的港股

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日经指数上涨了4倍,然后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飙升了10倍。1987年,日本政府将电信巨头ntt私有化,并以270倍的市盈率向公众出售第一批股票。ntt的市值甚至高于整个德国股市!

“A股化”的港股

日本股市的起飞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结束于20世纪80年代末,但这一时期日本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4.2%,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有很大不同。

另一半,由于经济发展的“红利”需要时间渗透到企业层面,公司的利润和股价表现落后于实体经济;另一半,由于海外投资者在股市飙升后突然爱上了日本,资金涌入日本股市。

“A股化”的港股

再看看中国,在经济增长接近10%的一年里,人们宁愿购买高息理财产品,也不愿涉足股市。现在回头看,上交所2000指数自然是“超过了竹笋的价格”,但a股却飞得很高,只是在去年夏末秋初。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上证综指上涨了一倍,但中国内地的经济增长比第一季度还要糟糕。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降低了利率和标准,刺激措施也相继出台。

“A股化”的港股

赌你能付得起的钱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像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日本一样,但外资一直减持a股。1965年,我在东浦找不到一个外国基金经理;20世纪80年代,在六本木区九流酒馆找到一个座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冲破外国人组成的“铁壁”。同样的情景会在内地a股市场重演吗?

“A股化”的港股

日本的资产泡沫以悲剧告终,但股市疯狂了20年,在此期间,它押注日本股票,回报率比投资美国股票高出20倍。然而,泡沫的生与死是你无法控制的,所以把你能负担得起的钱投资到“以日本为导向”的a股和“以a股为导向”的港股是合理的。

标题:“A股化”的港股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