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3字,读完约4分钟

[东南沿海大部分省份主要是轻工业,与普通人的日常需求密切相关(引用603883,咨询),因此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

近年来,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区域经济增速“西高东低”的格局发生了变化。浙江、广东等沿海外向型省份的增长率不再在下游,而是在中游和上游。

浙江、广东和江苏的增长速度已经加快

根据浙江省统计局4月27日发布的数据,浙江省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8342亿元,同比增长8.2%,分别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增长1.2和0.6个百分点。

去年第一季度,浙江的gdp增长率只有7%,比当时的全国水平低0.4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第五。今年,浙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第11位。

沿海大省经济回暖 增速重回中上游

从几个主要指标来看,浙江的表现令人瞩目。数据显示,一季度浙江进出口总额为4774.8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出口总额为3742.5亿元,同比增长13.4%(同比下降0.5%),比全国(4.9%)高出8.5个百分点。一季度,浙江商品房销售面积90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6%,同比上升15%。商品房销售额908亿元,增长9.5%。

沿海大省经济回暖 增速重回中上游

不仅是浙江,对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广东也在第一季度表现良好。去年一季度,广东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全国低0.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3位。今年一季度,广东经济增速仍为7.2%,但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7位。

沿海大省经济回暖 增速重回中上游

另一个出口导向型大省江苏第一季度增长了8.4%。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但其增长率在中国仍排名第九。相比之下,今年一季度,一些中西部地区,如陕西、新疆等,在过去几年中增长迅速,但增速不及沿海省份,一些能源密集型省份的增速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沿海大省经济回暖 增速重回中上游

先进调整和改造的后劲

“从区域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产业还是区域,中国经济的一些变化,现阶段的分化和调整格局是相当明显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最近指出,从区域来看,一些产业结构相对简单、过度依赖原材料、重化工或单一产业的地区近年来表现不佳,东北地区就是其中之一。

沿海大省经济回暖 增速重回中上游

盛说,在其他产业结构比较完整、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地区,如东部地区等调整改造比较先进的地区,经济活力很强。“因此,这也提醒我们,中国经济要想继续健康发展,就必须适应中国经济进入新的转型阶段和新常态的客观变化,加快调整和转型,以克服当前的困难,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沿海大省经济回暖 增速重回中上游

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鹏鹏也对《中国商报》记者进行了分析,他表示,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产业结构丰富,在新常态下容易适应结构调整。这些地区的内生产业相对较强,宏观经济下滑的影响相对较小。

沿海大省经济回暖 增速重回中上游

吉林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所教授易宝忠分析,东南沿海省份大多以轻工业为主,与普通百姓的日常需求密切相关,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东北和其他能源省份受宏观经济下滑的影响更大。

沿海大省经济回暖 增速重回中上游

大省经济的新兴力量

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深入,沿海经济大省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亮点。

以浙江为例,一季度,浙江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住宿餐饮、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4.7%、6.7%、16.3%、7.1%和14.1%。其中,金融业和营利性服务业增长迅速,分别比gdp增长高出8.1和11.1个百分点。

沿海大省经济回暖 增速重回中上游

一季度,广东省新增注册市场主体29.95万个,同比增长15.0%;注册资本7718.4亿元,同比增长59.2%。一季度,广东金融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2.2%,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

沿海大省经济回暖 增速重回中上游

据广东省统计局分析,今年以来,广东经济运行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更加突出。经济下行压力与转型升级优化并存。传统力量明显削弱,新兴力量不断孕育。在分化和调整的过程中,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的学科正在形成,新的形式正在出现,新的力量正在孕育,经济运行困难。然而,广东的经济基本面仍然良好。

标题:沿海大省经济回暖 增速重回中上游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