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90字,读完约5分钟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汉能薄膜发电(00566.hk),一家股价飙升三倍半、市值升至3000亿元的民营企业,受到了媒体的质疑。上周五,其股价一度下跌逾12%。然而,彭博社援引一份消息人士的报道称,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同一天下午购入了汉能的股份,预计汉能还将在下月评估恒生指数时“染蓝”。这一消息缩小了该股的跌幅,但仍下跌了8.5%,收于7.21港元。

熟悉本专栏的读者都知道,基于个人背景和习惯,即使在评论港股时,老毕也喜欢从外部进入。与专门研究本地市场的理论家相比,目前的“运营模式”不可避免地是迂回和间接的,但离开公司也有离开公司的好处。有时,它会发现一些只关心港股的投资者忽视的趋势。

资金链之谜需要解开
汉能已经投机半年了,其大股东持股比例很高,过于依赖母公司。各种各样的疑虑从未停止。然而,在不断的讨论中,汉能的股价一个接一个上涨,使其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商,投资者对其又爱又恨。我对这只股票的理解并非源于香港媒体对汉能“神话”的关注,而是源于在美国上市的古根海姆太阳能交易所交易基金(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tan)。在谈论这个etf之前,有必要引起媒体对汉能的怀疑。

上周五,《中国商报》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对汉能项目的建设进度、融资情况和资金去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记者走访了汉能薄膜及其母公司汉能控股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生产基地,发现集团近年来筹集了巨额资金,但大部分项目进展缓慢,部分投资建设计划无法按时实现甚至停工,生产处于可预见的未来。

报告的另一个焦点是资金链之谜,它引出了“钱去哪里了?”。报告指出,汉能对外融资非常低调,外界无法掌握集团的所有融资渠道,因此很难了解借款的真实规模。

尽管财务状况守口如瓶,汉能自身“高质量资产”带来的现金流却极其引人注目。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曾将汉能的水电资产形容为“印刷机”,称其每年能为集团提供数十亿元人民币的现金流。

该报告质疑是否有必要通过信托、私人借贷甚至p2p平台筹集资金,因为资金充裕且成本低廉。上述融资渠道的成本并不低,除非资金紧张,否则工业经营者不会轻易介入。

广东有句话说,谁想秃头?根据上述报告的逻辑,如果汉能的资产有能力创造像“印刷机”一样强大的现金流,并且这些资产被“高质量”所取代,那么汉能也将从银行筹集资金,而不管其自身的业务或资产作为抵押品。没有理由频繁进行高利率的短期融资;如果管理层所说的不是真的,而“多渠道”融资真的是为了填补资金缺口,那么资金就有了另一个去处,管理层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解释。

就像许多私营企业一样,投资者愿意将所有可疑的利益归还给被告,以赚取像“神话”那样的回报,尽管问题已经写在墙上。然而,毕竟,报纸不能掩盖这场大火,真相不能被掩盖的那一天就是公司消失的那一天。汉能是否太大将在下一次被分解,但即使“神话”不是真的,清洁能源也不再是of/きだ124240/.中部的城堡

可再生能源正稳步向前发展
文章开头提到的谭在美国上市的太阳能etf共投资了30只相关股票,其中汉能的权重最高(占总资产的12%)。不难想象,谭恩美的表现与汉能高度相关。在去年五月的地震后,晒黑的皮肤在一天内下降了近3%。同样,谭今年的回报率超过40%,汉能也创下了第一名。

外国媒体也谈到了这件事,尽管他们也提到了中国商报对汉能的质疑。然而,评论的焦点是概念型ETF倾向于关注一两只股票,这使得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的做法形同虚设。购买此类交易所交易基金几乎等同于押注单一概念股。

同样的问题可以在专注于网络安全的etf(purefunds ise cyber security)中找到,甚至是专注于新兴产业的各种交易所交易基金。
谭的投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汉能能否承受外界的质疑。然而,汉能不足以代表整个太阳能行业,更别说太阳能只是清洁(可再生)能源行业的一个环节。

过去,每当油价大幅下跌,可再生能源就会像往常一样倒退。这种现象不难理解:如果任何商品的价格下降到不可抗拒的水平,对相关产品的需求就会上升,同时,价格较高的竞争对手就会失去竞争力。然而,油价在去年年中大幅下跌,尽管最近大幅反弹,但与去年6月每桶107美元的高点相比,纽约的wti仍低47%。

按照老规矩,油价暴跌,大多数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都不会表现良好。然而,从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价格和从事相关业务的公司股票价格的角度来看,目前的情况与旧的常态背道而驰。

从数字上看,油价大幅下跌后,对原油和汽油的需求确实相应增加,但这主要反映在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等发达国家,而在今天的能源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发展中国家却并非如此。

发展中国家未能从油价下跌中获益的最具启发性的例子是尼日利亚。该国是非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在世界上排名第十。然而,尼日利亚的炼油工业一团糟,资源丰富,但发电所需的燃料只有15%可以提取。换句话说,该国85%的发电燃料必须进口,而且成本远远高于市场价格。

世界第十大石油出口国没有进口燃料就无法生存。这一巨大的讽刺促使英国《卫报》提出了一项建议,即尼日利亚应大力投资开发可再生能源。原因是这可以大大减少其对进口燃料的依赖,并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太阳能、水、风和生物质资源。

我相信,适用于尼日利亚的建议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汉能神话可能不是真的,但绿色能源不可能是假的。
标题:绿色能源势起 毋庸置疑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40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