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3字,读完约3分钟
上周四,国家外汇管理局通过国务院办公厅的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1月份中国银行结售汇逆差为82亿美元,2月份扩大到172亿美元,3月份进一步扩大到660亿美元。目前,银行结售汇连续8个月出现逆差,3月份的逆差规模也达到了201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央行发布的金融机构外汇持有量最新数据也显示,3月份外汇持有量增速继续放缓,下降1,564.76亿元,为2007年12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今年3月,外汇占款创下新高,这可能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4月23日,中国汇丰制造业4月份的最新pmi为49.2,低于之前的49.6,创下12个月来的新低。

由于市场担心中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人民币汇率面临压力。近一个月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主要跟随前一天美元指数的小幅调整,呈现出相对强劲的运行态势。然而,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也可能是3月份银行代结售汇逆差创新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空向中国经济输送资本的趋势值得高度警惕。否则,如果允许信心丧失、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可能会随着经济持续下行而演变成一个相互强化的负周期,从而对市场信心造成更大的打击。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关涛也指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剧,跨境资本流动波动加剧,资本面临外流压力。未来跨境资本流动将继续波动。不排除部分企业债务负担过重、货币错配,但国家外汇管理局暂时不会采取新措施控制资本外流。

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操作变得极其敏感。国内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走势有两种相反的看法:一是中国应该让人民币贬值,这将有助于促进中国的出口;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贬值趋势将加剧资本外流,降低外资投资中国市场的意愿,因此人民币汇率应该保持不变。

然而,中国政府显然不希望人民币汇率贬值。李克强总理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总编辑巴伯专访时强调,中国一直在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扩大人民币双向浮动区间,完善基于市场供求的有管理的汇率制度。“我不希望看到人民币继续贬值,因为我们不能依靠贬值来刺激出口,也不注重扩大内需,否则中国的经济结构将难以调整。”

梳理近期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驱动力,除中国经济表现外,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的预期和“一带一路计划”的实施也是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人民币加入sdr的预期和“一带一路”战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人民币汇率应保持稳定,不会在年内大幅贬值。
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预计中国政府将加快改革步伐,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在此背景下,市场将面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带来的风险,需要加强外汇管理,灵活运用外汇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锁定风险敞口。在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下,基础货币将更加依赖于央行,随着人民币趋于均衡,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将进一步增强,央行将更加主动地创造一个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标题:周子勋:结售汇逆差扩大不会引发人民币大幅贬值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39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