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1字,读完约4分钟
4月24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清华大学参加一个论坛时表示,在未来5到10年内,中国有50%的概率会滑入中等收入陷阱,并解释说这是中国过快进入老龄化社会造成的。

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中国目前的关键任务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6.5%~7%的经济增长率,这就要求中国在未来五到七年内做好全面改革,解决市场中仍然存在的扭曲现象。

经济学家王小路告诉记者,在宏观环境下,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会下滑。我们应该促进改革和结构调整,以换取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短期刺激。

中国正面临快速老龄化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2006年,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指一个经济体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由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未能顺利实现,新的增长势头特别是内生势头不足,最终导致经济停滞的状态。

据统计,一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00美元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将大幅下降。去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7000到8000美元之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芳在接受《国家商报》采访时表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通常分为四个步骤:增长放缓、经济停滞、社会问题和制度固化。在增长放缓的第一步,正是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了经济增长的放缓。

近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已经从两位数逐渐下降到目前的7%左右。王小路表示,2008年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资本存量增速大幅上升。从这个角度来看,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的不是货币供应的缺乏,而是需求的限制。根本原因在于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的结构性失衡。

楼继伟提到,“快速老龄化给中等收入国家带来的陷阱风险”已得到广泛认同。蔡芳指出,较高的老年人口抚养比率增加了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可能性,因为这与低储蓄率和劳动力参与率下降有关。中国“未富先老”的特点无疑会导致经济增长过早放缓。

户籍改革得到了广泛认可
潜在的危机被提出来了,楼继伟也在讲话中给出了解决的办法。核心实质无疑是全面改革。
第一个是农业改革,减少对食品的全面补贴,鼓励农产品进口。楼继伟说,中国人一直都有战争思维,认为一旦发生战争,大量进口的农产品就会在中国受阻,但他认为,即使发生战争,农产品也可以通过“退耕还草、还湿田”来储备。目前,我们应该鼓励进口农产品,以进一步转移农村劳动力,弥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短缺,并使工资增长率低于生产率增长率。

一些农业学者表达了不同的意见。著名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学者李昌平告诉《国家商报》记者,随着粮食进口的增加,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将受到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可能减少,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增加进口,最终可能导致大豆及其产业链受到控制等不利局面。粮食安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其次,户籍改革要从法律的角度打破户籍迁移的障碍,让各地都能租房落户。楼继伟表示,截至2014年7月,只有14个省市出台了国务院发布的《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但人们最愿意落户的省份尚未出台。

这一点得到了广泛认可。蔡芳说,通过公共政策改革,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和农民工的市民化,创造资源再配置的效率,保持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人口政策可以适当调整
此外,楼继伟提到,几项改革重点还包括劳动关系、土地改革和社会保险。许多学者也从政府和市场、技术升级和收入分配等方面解决了这个问题。
清华大学教授袁刚明认为,克服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是市场化。如果政府主导的投资规模过大,就无法发挥民营企业的活力。
学者们也普遍认为,当前的人口政策可以适当调整。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说,去年,中国开始实施“两个孩子单独”的政策,现在正在推广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中国还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化,权衡利弊,按照法定程序及时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认为,中国有相当多的条件可以克服中等收入陷阱,比如高投资率和高储蓄率,出口总量也很大。但他也警告说,中国目前的教育不平等也将阻碍国家的发展。
标题:楼继伟警示中等收入陷阱 需改革加码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39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