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1字,读完约4分钟
数据显示,我国体检普及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但随着企业健康意识和福利水平的提高,体检普及率将迅速提高。记者了解到,目前,体检市场仍以公立医院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专业体检机构的发展非常大。
政策支持专业体检
经过20多年的研究,美国健康检查和健康管理研究人员发现,健康检查和管理有一个90%vs10%的规律,即通过健康检查和健康管理,90%的个人和企业的医疗费用将减少到10%;然而,10%没有进行体检和健康管理的人的医疗费用增加了9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逐年提高,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居民医疗费用大幅增加,健康体检市场也迅速升温;人口老龄化和各种慢性病的高发病率客观上推动了体检行业的快速崛起。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公司的研究报告,从绝对值比较和gdp比率来看,中国的医疗卫生支出仍然相对较低,空.将会增加中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从2001年的不足50美元逐渐增加到2011年的260美元,增长率从2001年的6%左右增加到2011年的27%。
根据《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年国内体检市场总量为3.44亿人次,同比增长19.73%,专业体检机构市场容量为639.03万人次,同比增长17.82%。选择专业体检机构进行体检的人数从2007年的107.4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639万人,复合年增长率为42.86%。2011年,专业体检机构约占整个体检市场的1.86%。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231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590亿元,但我国体检普及率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随着健康意识和公司福利水平的提高,体检的普及率将迅速提高。
2009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健康中国2020”发展战略,启动了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中国卫生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根据最近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实施计划(2009-2011年),"公立医院提供的特殊需求服务的比例不超过所有医疗服务的10% ",而根据国家卫生政策,营利性医院可以提供100%的特殊需求服务。未来,各级非营利性医院将重点发展医疗、教学和科研,营利性专业体检机构将致力于体检市场的发展,为专业体检机构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政策支持。
专业体检定位在中高端
来自北京医疗咨询有限公司的石立臣(音译)在接受《商业日报》采访时表示,由于中国医疗机构的成本优势和人们长期养成的医疗习惯,社会体检消费主要集中在公立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专业体检市场形成了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专业体检机构为补充的竞争格局。
据卫生部统计,2011年,医疗机构占国内体检市场的97%,专业体检机构仅占2%左右,其他机构约占1%。2013年,民营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仅占体检行业的22.7%。
一家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告诉记者,体检中心已经成为医院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设备和体检将成为医院的收入来源。一些大型医院越来越重视对体检的投入,并设立了专门的体检中心。一些医院也开始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定制不同的体检项目,以贴近市场。大多数3A医院的体检中心可提供常规体检、老年人体检、pet/ct、婚前体检、团体体检、入职体检、妇科体检、超声波体检、健康评估、驾驶体检等。
但是,业内有人认为,由于国内公立医院是为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体检业务不是公立医院的发展重点,公立医院一般不会主动采取市场化的营销方式。参与健康体检市场竞争,公立医院在服务理念和服务质量上存在明显劣势;目前,公立医院普遍处于单点经营状态,不具备连锁经营的条件。
业内人士指出,在竞争中,专业体检机构将通过各种市场化的营销手段开展体检教育,了解客户需求,打造满足市场需求的各种产品。专业体检机构的优势在于客户感染率低,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健康体检服务,客户主要是中高档人群。同时,以直销+连锁的形式,跨区域的商业模式将迅速促进市场份额的扩大。缺点是运营成本相对较高。
标题:公立医院仍是体检市场主体 专业机构发展空间大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3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