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06字,读完约5分钟
江湖上流传已久的“十水篇”,久闻其名,现其真面目。尽管有些内容以前被破坏过,行业仍然普遍兴奋。一方面,由于这份文件的宏伟规划,整个水利行业将享受到万亿投资的“大蛋糕”;另一方面,也将缓解在经济下行趋势下,水利行业自身发展的压力。然而,对于更多的普通读者来说,《水十篇》的亮点是什么?它将给我们未来的生活环境带来什么变化,尤其是水环境...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终于出台了。
该文件包括10项措施和35项措施,在7个重点流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下水等领域提出了严格的污染防治目标,并针对当前的水污染问题提出了系统、全面的政策措施。
《水十篇》的发布无疑将在未来5-15年对中国污水处理起到指导作用。本文件的重点是什么,对未来的水资源开发有什么好处?针对上述问题,国家商报记者采访了参与起草《水十条》的中华全国工商联环保商会秘书长罗建华。
谈论污染控制
水环境质量的“拐点”尚未到来
Nbd:你参与了《水十篇》的起草。你对《水十篇》的内容有什么看法?
罗建华:这次发布的“水十条”和之前发布的“大气十条”无疑是清洁水计划和清洁空燃气计划的中文版,显示了本届政府向环境污染宣战的决心和勇气!
“水十条”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率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中国七大重点流域的水质优良率将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的黑臭水体将被消除。这个目标可以通过跳跃来实现,相对稳定,但不容易实现。我们最初的目标是到2030年消除劣质的五种水质和蓝藻。大多数河流和湖泊都适合游泳和钓鱼。不幸的是,我没有把它写进去,但是我用了一些定性的而不是感性的词语,这远远不是普通人的直接感知(引用603883,咨询)。
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污染防治的任务很重。主要问题是什么?
罗建华:中国于1994年在淮河流域启动了大规模的水污染控制。经过21年的不懈努力,主要流域的水质有所改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然而,水环境质量的“拐点”尚未到来,这与普通人的愿望相去甚远。
主要存在几个问题:流域干流水质有所改善,但支流水质改善不明显,部分污染相当严重,劣质五类水质所占比例较高;城市景观河段有所变化,但部分河段,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黑臭现象十分明显;地表水处理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地下水处理才刚刚开始。三大污染源治理不平衡,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较强,但工业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工业企业偷排漏排现象严重。
谈论好事情
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Nbd:针对这些问题,《水十条》提出了哪些新举措,亮点是什么?
罗建华:这个计划不同于以前的计划。过去,实施计划只强调政府的作用。这次强调政府、市场和公众的作用,将政府监管、市场激励和公众参与有机结合,共同推动水污染控制目标的实现。“水十条”有两个政策亮点:一是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和替代(第六条);二是推进环境污染的第三方治理。这两篇文章属于政策创新。未来,对于低于标准的河流流域或地区的新污染物,必须通过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和新的处理设施来减少污染物,必须以1:2或1:3的比例进行更换;对于已经达到标准的流域或区域,它们可以被同等地替换。已经发布了第三方治理文档。
Nbd:对于行业来说,“水十篇”会带来什么好处?
罗建华:根据最初的估计,近期需要2万亿元的投资,包括城市管网的建设和改造、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工业企业和园区处理设施的建设、流域水的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以及湖泊周边湿地的建设。
“水十条”的实施,预计将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5.7万亿元,增加非农就业约390万人,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2.3%,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水十条”将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大幅提升污染治理技术、环保设备开发和产业化水平,带动环保产业增加值约1.9万亿元,其中约1.4万亿元将直接购买环保产品和服务,约5000亿元将间接拉动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投融资、建设管理等模式的创新,相关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将不断提高,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谈论改革
建立水价形成和调整机制
Nbd:你对今后实施“水十条”和推进水污染防治有什么建议?
罗建华:谈谈一些政策意见。关于水价改革,我认为改革的方向不是建立居民阶梯水价体系,而是建立水价形成和调整机制,这应该是水价改革的目标和核心。
原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目前居民用水量仅占12%,工业用水占23%,农业用水占63%,其余为生态用水。由此可见,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水的重点不应该是居民(节水潜力不大),而应该是工农业生产。因此,建立非居民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尤为重要;其次,现在一些城市居民有好几栋房子,所以如何计算每户的总用水量是一个难题,而且行政成本很高;最后,水务行业实行ppp模式特许经营已经十多年了,现在影响这种模式推广的核心问题是水价。
建立和完善水价调整机制是水务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建议水价形成和调整机制(类似于石油价格机制)应是未来水价改革的重点。
标题:“水十条”可拉动GDP增长5.7万亿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3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