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2字,读完约4分钟
4月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从权威渠道获悉,上海作为参与福建、天津、广东自贸区运营方案的保险行业样本,在自贸区内运营的保险机构有73家,为区内近9000家企业提供保险服务,覆盖率近40%,财产保险覆盖2.7万亿元,人身保险期末有效保险覆盖980.4亿元,赔付保险赔款5.6亿元。
4月15日,中国保监会宣布,将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根据福建、天津、广东自贸区的总体规划,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和实施方案,推动保险业更好地参与和服务自贸区建设。
4月初,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天津分公司开业,负责人表示对天津保税区的开放环境持乐观态度。大都会人寿计划在上海自贸区实施外币保险政策,以满足客户出国留学、移民和旅游的需求,并将该计划引入天津市场。
同时,大都会人寿将根据天津自由贸易区未来的政策方向,计划研究基于健康和养老产品的外汇政策;并计划尝试离岸保险和离岸金融与离岸中心的概念。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4年底,已有14家保险公司、2家保险中介机构和1家外国代表处落户上海自贸区,另有3家保险公司和1家再保险经纪法人公司在建。
2014年,上海船舶保险和货运保险保费收入分别达到全国的43.6%和17.0%,保费总收入为40.2亿元,占全国船舶保险和货运保险保费收入的26.7%。
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香港和新加坡货物保险保费收入的总和,约占英国劳合社市场货物保险保费收入的18.4%。
中国保监会的一位知情人士认为,上述结果与去年上海自贸区相继推出的一系列放权让利、支持创新实验的政策有关。包括地方保监局探索的负面清单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推动监管模式由事前监管向事后监管转变。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自贸试验区离岸保险业务也已启动,本外币保险双向跨境业务合作项目正式启动,知识产权保险、文化产业保险、演艺保险、会展保险等保险品种创新推出。近日,上海发布了自贸区第三批9大金融创新案例,其中3大保险创新案例。”一位中国保监会官员告诉记者。
11“闽、津、粤”政策支持
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在福建、天津和广东建立三个新的自由贸易区。
为更好地支持FTZ建设,促进FTZ试点经验的复制和推广,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要求,中国保监会决定放宽11项支持政策,支持上海FTZ保险业向新建的闽、津、粤FTZ和上海FTZ扩大区域发展。
中国保监会已正式批准三地保监局,要求及时发布实施细则,并根据福建、天津、广东自贸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实际,有步骤、有条件地推进自贸区的保险政策和措施。
这些配套政策主要包括:创新保险产品管理制度,允许地方航运保险协会试点开发协会条款,提高产品开发和使用效率。
创新保险机构和高管人员管理制度,取消地方航运保险运营中心、再保险公司在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的前置审批和自贸区保险分支机构高管人员资格。
支持FTZ保险机构开展海外投资试点,在FTZ设立外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和再保险中心。
有一个离岸保险税的初步计划
除了在常驻机构和保险服务覆盖面方面取得的成绩外,记者了解到,上海保监局也在探索和参与国家税务总局对离岸营业税的调查,以及FTZ金融监管的协调、FTZ负面名单的编制和法规的立法。
目前,已成功推动离岸保险税收问题正式纳入FTZ初步税收政策计划,并成功将外汇保险政策问题推至中央决策层。2014年5月14日,中国保监会出台三项新措施,支持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在简政放权方面,当地保监局首次根据备案管理制度明确提出了部分行政许可事项,简化了自贸试验区机构准入程序和高管资格管理,简化了备案事项的材料要求,并承诺在自贸试验区内三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关机构和高管的备案工作。并发布了《自贸试验区保险业非现场监管数据统计报告制度》,建立了自贸试验区保险业风险监控体系。
目前,上海已经制定了第一个航运保险协会条款——NVOCC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条款,并聚集了九个航运中心。他首次出席了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航运保险组织国际海上保险联盟(iumi)的年会,并与香港保险协会建立了合作机制。
标题:21家保险机构进驻上海自贸区 政策拓展至“闽津粤”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3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