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0字,读完约3分钟

据悉,中国首个大规模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已进入全面安装调试的最后阶段,这标志着中国在受控核聚变领域与世界领先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在核工业取得技术突破的同时,核电重新启动并加速发展。CNNC“华龙一号”登陆工程福清5号、6号机组已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此外,今年以来,中国已与法国、阿根廷、南非等国签署了核电站领域的合作协议,并将在巴基斯坦建设6座核电站,并向巴基斯坦出口更多核反应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中国核电出口将显著加快,核电产业链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a股市场的核电概念预计将继续受到基金的青睐。

技术突破+出海提速 核电产业链迎爆发期

受控核聚变领域的突破

据中国科技大学新闻网报道,3月31日,我国第一台大型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ktx组件的研发和建造全面完成,并进入装置整体安装调试的最后阶段。

技术突破+出海提速 核电产业链迎爆发期

反场箍缩是另一种不同于托卡马克和星模拟器的环形磁约束聚变装置。它是探索和研究先进磁约束聚变构型的重要平台。“HKUST一环路”是科技部“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源发展专项研究项目”资助的大型装置建设项目。它是由中国自主设计开发集成的国际先进防夹场装置,各项设计指标均达到了同类装置的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突破+出海提速 核电产业链迎爆发期

受控核聚变是当代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领域。由于其极其严格的技术要求,目前仍处于前期研究阶段,“HKUST第一环”进一步缩小了中国与世界受控核聚变领先国家的差距。在受控核聚变领域,中国和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投资最多的两个国家。据报道,目前中国已知的大规模核聚变实验装置有16个,仅次于美国的28个和俄罗斯的5个。

技术突破+出海提速 核电产业链迎爆发期

分析人士指出,受控核聚变反应堆不愧为“人造太阳”,如果它能成功运行,离商业化发电不远了。然而,中国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和战略路线已经明确,并正在实施中。目前,压水反应堆正在开发,快中子反应堆正在中期开发,聚变反应堆正在长期开发。受控核聚变领域的这一突破代表了未来核聚变核电站的另一幅美丽图景。

技术突破+出海提速 核电产业链迎爆发期

“一带一路”推动核能走向全球

在核工业技术继续取得突破的同时,核电重启的步伐进一步加快。4月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CNNC“华龙一号”登陆项目福清5号和6号机组,并正式上报国务院。这是继红沿河之后,今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批准的第二个核电项目。CNNC设定的目标开始时间是4月底。

技术突破+出海提速 核电产业链迎爆发期

2014年11月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将超过3000万千瓦。截至2014年,中国在运行和在建的机组数量不到5000万千瓦,预计空机房将增加。随着核电的重启,核电将在2015年迎来前所未有的生产高峰,核电产业链的需求将会激增。

技术突破+出海提速 核电产业链迎爆发期

同时,核电以其明显的技术优势和高性价比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主力军。中国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预计今年将出口到英国;今年以来,中国已与法国、阿根廷、南非等国签署了核电站领域的合作协议;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晓涛证实,中国将在巴基斯坦建设6座核电站,并可能向巴基斯坦出口更多核反应堆。随着习近平主席对巴基斯坦的访问,中巴核电合作有望加快。

技术突破+出海提速 核电产业链迎爆发期

分析人士指出,大多数核能发电占不到6%的国家都是“一带一路”沿岸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核电出口将继续取得突破。在此背景下,核电产业链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而核电在a股市场的概念有望继续受到基金的青睐。

标题:技术突破+出海提速 核电产业链迎爆发期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12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