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99字,读完约7分钟

《时代周刊》记者马欢来自深圳和广州

东莞赵信通信的董事长高敏终于得救了。该厂300多名员工也拿到了两个月的工资,总计超过200万元。

“我愿意赌输,我输了。”当公司倒闭时,这家手机代工公司的老板选择在深圳的家中打开液化气,而不是逃跑。自杀前留下的最后一封信在各种社交媒体上流传。然而,赵信在深圳南山科技园tcl大厦的办公室已经被锁上,空空无一人。透过玻璃门,你可以看到前台挂着“赵信(深圳)R&D中心”的牌子,办公室已经被物业公司收回。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年底,赵信通信事件不仅涉及珠三角数百家手机供应商,也震惊了珠三角制造业几乎所有的老板。这也拉开了2015年手机行业洗牌的帷幕,被认为是“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危机信号”。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在中国智能手机品牌逐渐成熟,甚至在海外市场走向价格战之后,留给小品牌和山寨手机制造商的空空间越来越小,留给这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东莞赵信没有自己的品牌,主要业务是代工东南亚品牌手机。在资金链断裂之前,东莞赵信玩得很开心。2008年,许多行业报告称这一年为中国假冒手机的高峰期。今年,国产山寨手机产值达到216.3亿元,大大小小的国产手机制造商也进入了“黄金时代”。今年,东莞赵信的月出货量高达100万部,接近全球手机产能的1/100。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根据深圳手机协会发布的数据,中国家庭手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1000亿元。在国内市场受到挤压后,他们去了非洲、东南亚甚至欧洲。现在,海外市场的利润再次受到挤压。当他们进入后山寨时代,他们能去哪里?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最大的寒潮

2015年1月,深圳华强(古坝000062)北,地铁项目仍在围墙后的主干道上进行,堆放着电子零配件和山寨产品的电子商城被脚手架包裹。

这里曾经是中国的山寨手机中心,中国电子产品的价格风向标。已经有2000多家与手机相关的商店,以低价出售模仿主流手机外观或某些功能的廉价低端手机,然后销售到中国其他地区,甚至出口到世界各地。他们曾经用长时间的待机来吸引消费者,模仿最时尚的手机的外观和奇怪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最初采用的一些奇怪功能逐渐出现在主流手机设计中。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但现在,消费者记忆中的“山寨机”几乎找不到了。在高科德和赛格电子市场(600658,Guba)等数字电子城市,大多数手机商店或者打着空店的旗号出售品牌手机配件和充电宝贝,到处都可以看到手机号码出租。与此同时,“严禁销售无合法来源的假冒伪劣商品”和“保护知识产权”等标语随处可见。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一个临时的销售摊位正在举办所谓的“苹果机器下乡惠民”。销售人员坚持只要800元就可以买到正版的“苹果5”手机,而且还会给一张电话账单;在它旁边的一个摊位上,销售人员正在销售小米充电宝,大约10000毫安的移动电源只需要39元。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近年来,山寨制造商的数量以每年200家的速度下降。"连代科技首席运营官周曾告诉记者?看东方周刊。

2014年下半年,中国手机制造业的这股寒流开始袭来。

2014年10月13日,台湾第二大触控面板制造商盛华科技因业绩恶化宣布破产重组。12月5日,集团在东莞东城和松山湖的两家子公司——万世达液晶有限公司和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停止生产。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2014年12月下旬,位于东莞王牛墩的欧睿德视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板潜逃,涉嫌拖欠1.35亿元人民币,这是继盛华科技集团之后触摸屏行业的又一次警钟。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2014年12月30日,微软宣布关闭诺基亚在北京和东莞的工厂,并将机器设备转移到越南。

2015年1月,位于苏州的惠惠科技被媒体报道关闭。该公司是诺基亚手机部件的供应商,在高峰期拥有10,000多名员工。

201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手机市场正在经历“大幅下滑”。1-10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5.4%。

昂贵的“粉饰”

“我这边的工厂产能可以达到每月几百万台,我们公司在全国30个地方都有售后服务点。”刘伟(化名)告诉《时代周刊》,刘伟在华强广场办公楼工作。他的通信设备公司成立于2006年,现在的业务主要是批发老人机、礼品机等功能手机。他们的公司最近推出了两款手机产品,一款外观模仿小米4的风格,另一款类似华为mate7。两款手机都声称使用了钢化触摸屏和8核处理器,其中一款的批发价平均只有250元左右;虽然之前推出了类似诺基亚1050的老款人机界面,但批发价仅为40元左右。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他拒绝承认自己的手机品牌是“假手机”。刘伟在华强广场有一个负责招商的办公室,在龙华新区和宝安区也有自己的R&D团队和装配厂。

在山寨手机衰落之后,各种手机制造商,无论是山寨工厂、品牌手机代工厂,还是小型手机公司,都在寻求自身的转型,有些正在努力成为规则破坏者;一些已经变成了“正规部队”,进入了海外市场;其他人为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主动放弃一线市场,全力以赴争取二三线城市。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自2010年以来,国务院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求各地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华强北的“山寨手机”是“双反”的重点。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今年之后,纯粹的‘山寨’几乎消失了,那些‘微创新’的小品牌从欧美市场转向了国外不发达的市场,如南亚、拉美和非洲,然后又‘撤退’到了中国的乡镇和农村市场。”深圳移动通信联盟执行董事唐瑞金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过去,许多手机公司和铸造厂开始根据国家要求打造自己的品牌,并努力去除“山寨”品牌。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洗白”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创建自有品牌的第一个门槛是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网络接入许可证——相关规定要求企业通过iso9001/iso9002体系认证,提供各种产品的检测报告,注册资本不低于2000万元(2009年前为2亿元)。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据《深圳商报》报道,仅2010-2011年,深圳手机品牌数量就从400多个增加到600多个。

政府放宽了手机准入,允许更多制造商“洗白”自己,许多企业创建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我们可以在阿里巴巴上找到,我们也可以在京东购买我们的手机。”刘伟说道。虽然在最繁华的华强北,我们找不到他公司手机的任何销售点。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另一家深圳邦华电子有限公司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八卦岭,于2009年开始将目标市场定为农村市场。

“尽管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他们拥有超过9亿的庞大用户群,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对此,邦华移动市场部的卢红林告诉《时代周刊》记者。根据邦华提供的信息,他们在农村市场的覆盖率为78.1%,是农村消费市场网络覆盖面最广的品牌。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2015年战略发展计划的目标是国内市场,我们将继续锁定中国农村市场。”邦华副总裁傅在接受采访时说。

“奇怪又奇怪”来适应市场

此前,一群不知名的国内手机制造商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敏锐地嗅到了海外市场的商机。

2003年,张文学和他的四个兄弟在深圳开了一家手机配件厂,并逐渐成长为一家大型手机代工企业。2008年,他开始意识到OEM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今年,他们创立了G5品牌,瞄准海外新兴市场。“同样的手机,现在OEM的利润只有3-5元,而自有品牌手机的毛利可以达到售价的10%左右,是OEM的几十倍。”基伍国际的主席张文学曾经说过。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基伍推出了两款低成本手机,价格为每周40-60美元,针对不同的产品定位和价格组合。这些手机的功能不仅类似于国内仿制品,如长待机、双电池、多sim卡、模拟电视等机型。它还将对当地习俗进行调整,例如:面向中东市场的手机、可将《古兰经》翻译成29种语言的内置软件;在一些非洲市场,有卡其布和双扬声器的厚手机,可以很好地搭配当地人的外套颜色,让他们随时随着音乐起舞。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这一战略在印度、东南亚、中东、非洲和南美等新兴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2010年,基伍在全球手机出货量前10名之列,在印度手机市场一度领先于诺基亚。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另一家在深圳拥有自有品牌的手机制造商泰诺(Tecno)很少为国内消费者所知,但在2010年,这个手机品牌在非洲市场占据了第一位。"事实上,现在打电话的80%的型号都是功能手机."《手机报》总经理武凌云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这家国内手机制造商凭借廉价的功能性机器,在非洲市场仍占有一席之地。截至2014年9月,语音通讯的出货量在国内手机中排名第三。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然而,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电子技术部主任Xi韦忠告诉《时代周刊》,手机行业已经进入质量时代,大品牌逐步占领白色品牌手机制造商市场是不可逆转的。小品牌制造商同质化更加严重,//的存活率确实越来越小。就连非洲、东南亚和南美等仍有空的新兴市场也受到了国内大品牌的密切关注。随着海外并购的进一步发展,虽然手机的整体出货量并没有下降,但假冒手机的海外市场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萎缩。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小米只要几百块就可以买到,小品牌的优势确实不多。”长期以来,Xi伟众一直关注着大量山寨手机厂商的出路。他发现手机制造商之间的并购相当活跃。虽然这仍是提升技术含量、融入手机产业新生态链的一种转型方式,但通过并购发展特殊功能机器或积极成为拥有品牌和技术的大制造商的一部分,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虽然像假手机这样的销售策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在专利诉讼中却遇到了很多麻烦。2010年12月,爱立信和诺基亚在印度起诉基伍侵犯其基础专利,仅聘请律师就花费了数千万元人民币。尽管基伍没有输掉这场诉讼,但由于产品被扣留作为证据,其2011年的出货量从3 860万台降至2 500万台。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2014年12月11日,德里高等法院裁定小米侵犯了爱立信的标准核心专利组合(sep),并发布禁令,要求小米停止在印度销售和进口手机。这一事件让许多在海外有业务的中国手机品牌对小米不满。“小米对中国手机的影响非常糟糕。”一位要求匿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向外国手机制造商打官司是正常的。关键是不要被别人抓住。小米的运营过程存在问题,随后在印度出现了一个案例,可以被英美法系国家引用。未来,不仅是印度,其他西方国家也将对中国手机品牌关闭。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为了避免专利的麻烦,深圳天龙移动选择了“本土化”战略。他们在法国成立了维基,持有95%的股份,而前通讯批发商、法国人维基现任主席洛朗·达汉持有剩余的5%。这一战略使得天龙作为一个法国品牌通过维基在欧洲驰骋,而其中国同行华为和中兴则在为自己的中国身份而苦苦挣扎。2013年,维科手机在法国市场的销售额占18%,排名第三。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国内手机没有死。”手机行业资深人士、深圳旭日移动终端研究所所长孙延彪在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将是百花齐放的局面。我称他们为“蚂蚁士兵”。在群殴时很容易打破专利。我不会批评这些品牌,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球市场,这是一个发展中市场,规模太大。”

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时代周刊》记者刘伟也为这篇文章撰稿

标题:一个手机代工厂老板绝笔信背后――中国手机后山寨时代:末路与出路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