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4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人民解放军携带重型火力到国外维持和平

1月8日,日本外交学者的网站上发表了维基战略网站研究员蒲尚的文章。达斯写的一篇题为《中国和印度:非洲的制衡》的文章汇编如下:

随着南苏丹冲突跨越新年,中国首次派遣作战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由此可见,中国根据周恩来总理在一九五五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政策而制定的互不干涉内政的外交政策,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但是,向南苏丹部署700名士兵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中国利用军事力量捍卫其在非洲商业利益的一个例子吗?这是否也为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竞争关系开辟了一个新的战线(印度在联合国的领导下一直承担着非洲大陆的大部分安全工作)?随着中国和印度越来越依赖非洲资源来推动其经济增长,一个和平稳定的贸易环境与它们的利益密切相关――但除了这种利益之外,还有抑制彼此在该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力的动机。

日媒:中印辟非洲新战线 派作战部队赴南苏丹维和

在2013年12月南苏丹爆发种族和政治暴力之前,中国国有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在这里的油田投资了数十亿美元,并为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提供了5%的进口石油。然而,近年来,暴力导致石油产量急剧下降。中国一直在做出明显和直接的外交努力,以促进南苏丹各方之间的停火,但这一行动迄今为止并不成功。中国最近派遣军队是在2014年9月首次宣布的,这表明中国愿意积极利用其军事力量来保护其商业利益。作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中国正在积极改善其在联合国的地位。

日媒:中印辟非洲新战线 派作战部队赴南苏丹维和

在宣布部署作战部队之前,中国在南苏丹和其他非洲国家的大部分贡献是在工程、医药和运输领域,只部署了少数安全人员。2014年夏天,中国与联合国达成协议,维和人员将保护南苏丹石油工人的安全。尽管联合国做出的让步据说旨在获得中国的支持,从而加强南苏丹特派团的实力,但联合国否认中国战斗人员将被部署到南苏丹的油田密集区,或被用来驻扎油田。

日媒:中印辟非洲新战线 派作战部队赴南苏丹维和

中国新派遣的部队将使参加南苏丹特派团的中国士兵总数超过1000人,使中国成为仅次于印度的派遣最多的国家之一。迄今为止,印度已经向南苏丹派遣了2200多名维和人员。这不是印度第一次派遣作战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世纪60年代,印度向刚果派遣了军事人员。目前,印度已经向10多个联合国特派团派遣了8000多名军事人员,因为印度需要在联合国安理会赢得威望和地位。

日媒:中印辟非洲新战线 派作战部队赴南苏丹维和

然而,印度不仅在南苏丹赢得了联合国的青睐,而且其当地的经济利益也在迅速增长。除了在南苏丹的其他商业利益外,印度公司在两家南苏丹石油公司和一条输油管道中拥有25%的股份。这些利益导致印度政府决定,尽管南苏丹暴力升级,2014年印度有7名维和人员死亡,但印度政府将继续向联合国派遣自己的部队。

日媒:中印辟非洲新战线 派作战部队赴南苏丹维和

从纯商业角度来看,这些部署操作的回报很难衡量。然而,不争的事实是,中国政府在南苏丹拥有巨大的商业利益,尤其是以资源投资的形式,用于促进中国不断增长的工业基础。到目前为止,中国派往非洲的大约2200名士兵只是保护其巨大经济利益的一小股力量。另一方面,考虑到印度在与非洲国家的贸易中的回报,它对非洲大陆的贡献与中国相比微不足道。

日媒:中印辟非洲新战线 派作战部队赴南苏丹维和

然而,中国最近愿意以商业利益对非洲施加影响,这可能对现有的政治和安全秩序构成挑战。中国和印度在控制印度洋海上航线的竞争中陷入困境。这种竞争包括所有方面,从外交行动到争取商业和海军船只的码头权,到进行海上巡逻和与该地区国家举行联合训练演习。此外,两国还在亚丁湾周围开展反海盗行动。现在这种对抗已经蔓延到非洲。

日媒:中印辟非洲新战线 派作战部队赴南苏丹维和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都在增长,非洲资源需要更强大的军事力量来保护它们。由于南苏丹的制衡,印度和中国之间本已脆弱的关系将变得紧张。

标题:日媒:中印辟非洲新战线 派作战部队赴南苏丹维和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8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