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77字,读完约7分钟
昌平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昨天开幕。今年,昌平将继续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控制无序和过度的人口增长。昌平区将制定更严格的人口、资源和环境标准,今年将再拆除300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
今年还将拆除300万平方米的非法建筑
据昌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昌平区共拆除违法建筑315万平方米,接近过去三年的总和,淘汰了40个垃圾回收市场、26个旧工业综合体、51个低端工业企业和6个养殖小区。“集体租房”、温室、非法砂石加工厂等年度改造任务全部完成。
今年,昌平区将制定更严格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约束标准,并确保今年再拆除300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同时,昌平将进一步取缔“七黑五小”场所,清理非法办学机构和非法劳动力市场,继续打击“集体租房”、“大棚子”和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
在此基础上,昌平区还将停止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率产业的进入,禁止发展低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依赖型产业,原则上停止发展一般制造业,保持违法建设零增长,禁止为违法建设提供市政公共服务。
城乡结合部将探索拆迁房屋的租赁
目前,在回龙观、天通苑、北七家、沙河等城乡结合部,部分城中村村民仍以出租屋为生,导致大量移民聚集,形成“瓦经济”。
对此,昌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小口、北七家、沙河等许多城中村已经开始拆迁,拆迁房屋也在不断修建。今年,昌平区将积极探索闲置土地后续利用机制,推进剩余安置房集中租赁,做好产业延续、拆迁和绿化等工作。,从而促进集体经济的增长和升级,逐步摆脱对“瓦经济”的依赖。
今年,昌平将以回龙观“北四村”为重点,创新集体土地开发利用方式,探索自征自退等多种模式,同时实现人口救助、产业升级和环境改善的目标,加快拆迁户住房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力争今年内实现1.2万拆迁户顺利上楼。
回龙观将实施行政区划调整
天通苑和回龙观是北京最大的两个经济适用房社区。原东小口镇已分为天通苑南街道办事处、天通苑北街道办事处、霍颖街道办事处和东小口镇,综合配套改革取得进展。
随着东小口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回龙观地区行政区域调整规划也在进行中,最终将导致政府、企业、社会和居民的共建与治理。
城乡结合部环境质量的改善也是今年工作的重点。昌平将继续开展市容、交通、旅游等环境秩序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城乡结合部、人口倒挂村、后街等区域的盲点,认真实施一批重点环境建设项目。与此同时,今年我们还将严厉打击露天烧烤、乱停车、乱丢垃圾等环境混乱现象,切实整顿一地、管一地、赶一地,不断提高城乡“清洁指数”。完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三年建设任务,实现垃圾和渣土动态归零。
海淀
海淀区今年“控制人口”的目标是471万
(记者李天吉)海淀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昨天开幕。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海淀区区长孙透露,根据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人口控制任务,今年年底海淀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控制在371.3万人以内,总目标为471.3万人。
中关村亿万世界等电子市场将调整其模式
虽然科学教育发达,但海淀仍有许多地区处于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众多。孙,表示,海淀区制定并实施了《2014-2015年强化人口规模调控核心职能工作方案》,强化了街道和城镇低端业态调整责任制和人口调控目标管理。去年,中关村西区鼎好、海龙等电子市场200多家商户,占地约1.3万平方米,关闭了明光寺、海斯等32个低端市场和26个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清理整顿了一批“五小企业”、“六小场所”,管理出租屋6800多套,拆除隔墙2.4万个。上述措施完成后,据市流动管理信息平台统计,海淀区常住流动人口减少12.5万人。
孙说,今年,根据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人口控制任务,到年底,常住人口控制在371.3万人,流动人口控制在100万人以内。同时,加强对人口变化的动态监测和分析,重点关注低端产业集群和城中村,加大非拆迁、传统电子商店和低端批发零售市场的改造力度,清理和规范一批出租屋和地下空房。深化中关村西部商业业态调整,加大亿世界等电子市场调整力度。
大公村可再生能源发电厂今年投入试运行
孙介绍,今年海淀区将从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关村软件城(大上地区),推进软件园三期规划建设,加快大上地区环境综合管理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大空中关村创业街的后撤力度,提升创业环境和街区形象;加快科技金融街建设,建设国家创新资本中心和互联网金融中心;创建知识产权服务集群,培育高端知识产权服务市场。
此外,海淀还在城乡规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据孙介绍,四季青镇“农转非”试点已获市政府批准。今年,我们将研究整个系统转为农业后集体农业用地的管理方法。备受关注的大公村可再生能源发电厂也将于今年投入试运行。
象山将实施自来水和天然气配套项目
作为文物保护区,海淀有“三山五园”的历史文化风景区。孙说,目前,玉泉山周边环境整治全面展开,各类建筑拆除10万平方米。党校西墙外土地一级开发加快,北工门等三个地块完成绿化;启动一亩园林搬迁腾退,圆明园周边居民安置用房用地范围内的集体企业腾退基本完成。
今年,将推进“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海淀区将完成一亩园、瓜家屯、习水坊的规划调整,完成功德寺、大有庄的规划。加快玉泉山周边地区的环境改善。
东城
委员建议加快建立医疗护理相结合的模式
(记者刘洋)昨天上午,CPPCC市东城区十三届四次委员会会议开幕。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东城区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CPPCC会员共提出318项提案,回复率为100%。
据报道,东城区作为中心城市,65岁以上老年人有11.7万人,占12.87%,居全市各区县第二位,高于全国和北京水平,对养老和医疗行业的需求极其旺盛。在北京核心城区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约有一半受访老年人有居家医疗的需求,超过23%的老年人需要居家护理服务。
对此,李玉涛专员建议,东城区应构建统筹调控、分级管理、医护结合、无缝衔接、多方联动、资源共享的老年卫生服务体系,调整公共财政补贴政策,根据是否提供医疗服务确定补贴对象,并给予相应的运营补贴。根据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的特殊性,应将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保健和临终关怀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同时,出台老年保健、健康管理、康复、养老等相关服务的指导价格。
据悉,东城区第十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将于今天开幕,并将持续到1月16日。
通州
通州在这一年开办了三所著名的学校
(记者林炎)今年,通州区将开办三所著名学校,包括北京市第五中学、京山中学和第一师范附属中学。2016年,全国人大附属高中和全国人大附属小学也将开学。届时,通州区将在中心城市引进10所著名学校。
《北青报》记者昨天从通州区了解到,今年拟在通州建设的三所中学将打破传统的挂牌模式,由原来的三所优质学校团队经营,这也将是通州引进外部优质教育资源的一大创新。据了解,景山学校建成后是一所有12年历史的学校,办学规模将达到108个班;第一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有66个班,初中36个班,高中30个班。另一所著名的学校,北京市第五中学通州校区,有66个班,初中42个班,高中24个班。
此外,备受关注的中国人民大学东校区预计将于2016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同时,全国人大附属中学、全国人大附属小学和幼儿园也将同时落户通州。据悉,北京电影学院通州校区的地块已经搬迁。(记者赵婷婷)
标题:北京昌平推进回迁安置房集中趸租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