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7字,读完约2分钟

“当前暴露出来的风险和问题,为刮骨治病提供了契机,为整顿和监督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更加阳光、透明的新型融资方式不断涌现,民间金融生态将得到重建。”接受《经济信息日报》采访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重构民间金融生态须完善征信体系

有专家分析,长期以来,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影响,如“重小轻小”、“太穷爱富”等,中小企业在系统内融资非常困难,民间金融以其融资效率高、机制灵活等优势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同时,从资本提供者的角度来看,由于投资渠道狭窄,许多有闲钱的家庭或个人都愿意将他们的钱投资于私人金融。

重构民间金融生态须完善征信体系

有专家指出,我国金融生态仍存在一些缺陷,不利于民间金融的稳定发展和模式创新。首先,法律环境不完善。民间金融立法滞后于社会实践,相关法律散见于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中,不系统。这导致了民间金融尴尬的法律地位和市场监管体系的长期缺失。同时,已经出现的各种民间金融行为的合法性与非法性难以明确区分,集资诈骗等非法民间金融活动界限模糊,民间金融债权保护不足,客观上促成了从“灰色金融”到“黑色金融”的转变。

重构民间金融生态须完善征信体系

其次,不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和民间金融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信息采集系统和信用中介机构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个人和法人的信用信息无法有效采集和准确评估,需求方很难获得有价值的信用信息作为参考。同时,企业的诚信意识和公众的财务风险意识相对薄弱,失信惩罚机制没有得到有效建立。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现象屡禁不止。

重构民间金融生态须完善征信体系

第三,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过于依赖银行。银行机构在企业融资中发挥过度作用,社会资金大多通过银行系统转化为企业投资,导致直接融资减少,削弱了公众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公众可能有一种错觉,认为所有投资都可以像存款一样被赎回,而不会冒风险。

重构民间金融生态须完善征信体系

专家认为,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自律和政府监管形成的他律的共同作用,我们应该逐步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金融生态,使依法经营的企业能够有效地发挥信用增级的作用,帮助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挤压被异化的空企业的生存空间,从而迎来行业的螺旋上升。(记者徐虎)

标题:重构民间金融生态须完善征信体系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