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53字,读完约8分钟
编者按:奶农“倒奶杀牛”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据记者调查,广州乳品企业已与奶农达成协议,并已恢复执行合同;目前,山东省潍坊市的倒奶杀牛事件已基本解决。这些解决方案是否可持续还有待观察。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奶牛养殖的规模不等于国外。如果进口奶粉的数量得不到控制,奶农卖奶的问题就无法彻底解决
“现在,公司已经收到了无限量的牛奶,并没有停止站立。如果你停下来,你必须向县政府问好。”近日,一位因企业拒绝收奶而焦虑的山东奶农告诉记者,虽然企业提供的牛奶价格比以前低了几毛钱,但停止拒奶是好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生倒奶杀牛事件后,农业部立即赶赴事件发生地进行调查,并于1月8日发布了《关于协调处理卖奶困难、稳定乳制品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调整处理“卖奶困难”事件,这也是农业部在事件发生地调查后做出的决定。
山东奶农:企业不再拒绝牛奶
从去年底到今年年初连续发生的杀牛事件来看,即使是奶源最匮乏的广州,也很少有10个奶农放弃养殖,这足以看出卖奶的难度。
2015年1月4日,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奶农因企业被拒绝、收奶份额减少、停奶而走上街头,奶农倒奶杀牛事件曝光。一周过去了,情况有所好转。
据记者了解,目前,企业继续与奶农执行合同,不再拒绝或减少收奶量。如果发现奶站的牛奶不符合标准,不能随便停站,需要当地政府的许可才能停站。
对于那些坚持不懈的奶农来说,他们通过这一轮斗争赢得了自己的利益。然而,对于那些宰杀或出售奶牛的奶农来说,他们过去付出的痛苦就是今天的痛苦。毕竟,养一头奶牛需要两年时间和艰苦的努力,如果他们想达到50 -60头的规模,这也是多年经营的结果,现在许多奶农已经失去了这些。
农业部的干预似乎平息了一场斗争,但倒奶事件并没有停止。除了山东、广州、河北等地的倒奶事件外,1月9日,河南新乡又发生了一起倒奶事件。
尽管近年来中国乳制品行业并未首次发生倒奶杀牛事件,但在事件发生的前一年(2013年下半年),中国的牛奶价格曾一度上涨至6元/公斤,现在仅为3.6元/公斤(甚至更低)。价格下跌与倒奶和杀牛事件密切相关,而对乳制品加工企业的拒绝将奶农推向了死胡同。此外,饲料价格高、劳动力等养殖成本上升、牛奶价格不稳定甚至下降、乳品企业价格低以及过度使用进口奶粉减少对当地牛奶资源的使用,是奶农杀牛、倒奶、卖牛的主要原因。
据乳品行业专家王定绵介绍,广州的乳品企业已经与奶农达成协议,并恢复执行合同。目前,山东省潍坊市的倒奶杀牛事件已基本解决。然而,在分析事件原因的同时,中国乳制品行业能否彻底解决当前的牛奶销售问题?
这种迫使企业以行政手段“买单”的做法能否持续很长时间,一旦企业因成本过高而无法与同行抗衡,还会继续实施吗?如何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中国乳制品市场,不仅是奶农和乳制品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强迫企业收集牛奶不会治愈症状
乳品专家雷勇军表示,从2015年1月到3月,中国的倒奶和杀牛事件可能会增加,而鲜奶价格可能会在2015年底或2016年上涨。然而,在此期间,很难说乳制品加工企业还能坚持多久以高价收集牛奶。
雷勇军表示,乳制品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些企业使用进口牛奶或奶粉,而另一些企业使用国产鲜奶进行加工。进口奶粉和常温牛奶的价格远低于国内价格。因此,使用国产鲜奶的企业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不利于市场竞争。
据了解,国内奶粉价格每吨比国外高出1万元,生产1000吨奶粉的成本高出1000万元。在当前竞争相对激烈的市场形势下,企业显然会选择廉价的进口牛奶。
根据数据,2014年,中国进口了100多万吨奶粉。根据8-9公斤鲜奶喷入一公斤奶粉,中国进口100万吨奶粉相当于900万吨牛奶。根据一头奶牛每年4.5吨的产奶量,进口奶粉的数量大约是奶牛年产量的200万头,而奶牛的数量本身在中国是有争议的(700万到1400万头)。
每个人都知道卖牛奶难的原因,那么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它吗?
对此,雷勇军表示,首先是减少进口牛奶(包括奶粉)的数量。二是增加市场消费。“2013年牛奶价格高的时候,许多乳制品制造商调整了产品结构,减少或淘汰了中低价产品,增加了高端产品的产量(这些产品的大部分原材料都是进口牛奶)。今后,企业应该增加低端产品的份额,引导消费的增加。”
记者走访了潍坊的超市,货架期为几天的低温鲜牛奶很难找到,其中大部分是占据货架主体位置的高端常温牛奶。乳制品企业能否在如此低的国内牛奶价格下增加中低价产品的产量,需要企业的态度。毕竟,低端产品的毛利率很低。
乳制品行业的高级分析师宋亮同意目前奶农销售牛奶的困难。他认为政府应该管理当前的奶牛养殖。“目前,中国的奶牛养殖规模不等于国外。如果不控制进口奶粉的数量,奶农卖奶难的问题就无法彻底解决。中国未来水产养殖市场的主体是这些中小型水产养殖企业。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散户投资者的比例不到5%。目前,其中约70%是小规模农业。小规模养殖代表了中国奶业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方向,而目前杀牛倒奶的主要现象就是它们。现阶段,我们应该加快对现行食品标准的修订。进口乳制品的快速增长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是不合理的。它打破了国内进口和国内奶牛之间的平衡。"
中国乳制品市场也需要反倾销
根据农业部近日发布的《关于协调处理销售牛奶中不稳定乳制品生产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各地要组织协调加工企业做好原料奶的收购工作,各地要抓紧原料奶的生产和收购工作,实行乳制品生产周报制度。要充分发挥当地奶业协会和奶农合作组织的作用,维护生鲜牛奶的正常采购秩序。
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大对奶业的政策支持和生产扶持力度,抓紧现有的奶牛良种补贴、振兴奶业苜蓿开发行动、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扶持政策,以保护奶农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出台奶粉储存补贴、帮助奶农补贴、信贷和金融支持等措施。,并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奶农渡过难关,有效减少损失。
就上述政策的实施而言,山东部分企业也在按照农业部的要求与奶农签订合同。然而,奶农不确定它们是否能持续很长时间,因为他们知道牛奶价格下降的原因主要来自廉价的进口牛奶。
值得注意的是,当进口奶粉以高价垄断国内市场时,中国曾拿着“反垄断”之剑对进口奶粉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在国际低价牛奶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今天,中国是否也应该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些乳制品专家呼吁中国水产养殖业不要成为中国第二大大豆产业。“奶牛养殖的产业链很长,是农业的核心。这个产业不能倒,因为它关系到整个农业的安全。因此,奶牛养殖不能完全市场化。”
因此,一些业内人士暗示,国际乳制品公司正在瞄准中国市场,而低价是否也违反了倾销政策。中国应遵循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措施,以保持国内乳制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应当运用法律手段和反倾销手段,推进乳制品行业的相关标准体系。第二,政府设立临时储备,平衡市场供求,加快土地流转,使中国水产养殖业真正实现专业化发展,解决高成本等系统性问题。”宋亮说。
在雷勇军看来,中国乳制品市场目前面临着内外部的困境。内部问题是国内产业没有对策,外部问题是世界各地的乳品企业都涌向中国市场。“欧洲等国家对乳制品行业有配额限制,中国的乳制品行业也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最高水平的覆盖。”
山东省奶业协会会长张志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中国的应对措施似乎跟不上全球大量乳制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国家相关部门应关注乳品业,考虑对进口奶粉实施双反措施。记者夏芳
标题:山东奶农卖奶难得缓解 业内呼吁加大进口奶粉反倾销调查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8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