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12字,读完约6分钟

"每天一杯牛奶会增强中国人的体质。"现在它似乎只是一个口号。在让消费者变得强大之前,脆弱的奶农先倒下了。

最近,从河北到广东,从青海到山东,一些地区的奶农继续发酵。在一个名为“中国乳业的出路在哪里?”的微信群中各地的奶农和奶农从业者都深受其害...

中国“倒奶”之殇:新西兰进口奶成本比国产低50%

在地球的另一边,新西兰仍然有淡淡的绿草。在阳光和蓝天下,一些奶牛在吃草,而另一些则躺在地上。“我们非常感谢中国公司来新西兰建厂,而且空室购买的原料奶量仍有较大增长。”新西兰的一位当地奶农介绍了这一点。一位要求不具名的乳品专家告诉《中国商报》,进口奶粉的冲击是奶农破产的导火索,而国内乳品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正常格局是这场倒奶风暴的内在原因。“为什么只占全球牛奶产量5%的大洋洲,会留下一部分用于本地生产并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但却能扰乱中国市场?”

中国“倒奶”之殇:新西兰进口奶成本比国产低50%

上游农业的脆弱性是谁造成的

在肉毒杆菌乌龙茶事件的调查结果公布后,占全球乳制品贸易三分之一的新西兰恒天然(Fonterra)下调了对2015年原料奶价格的预测,并将每公斤牛奶的干物质价格从5.30新西兰元下调至4.70新西兰元。

中国“倒奶”之殇:新西兰进口奶成本比国产低50%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4年1月到2014年10月,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粉价格从4.2万元/吨下降到2.1万元/吨,降幅高达一半。转换成牛奶后的成本约为2.2 ~ 2.5元/公斤,远低于目前中国原料奶的购买价格3.5 ~ 4.5元/公斤。

中国“倒奶”之殇:新西兰进口奶成本比国产低50%

通过价格比较不难发现国外奶牛养殖的竞争力。对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乳品工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分析说,首先,从土地成本的角度来看,国外都是私有土地,这是世代相传传下来的。如果你用心操作,你每年只需要缴纳一定的税。“此外,同样非常重要的是,大洋洲的奶农除了原料奶收入外,还有可观的股东红利和债权收入。”

中国“倒奶”之殇:新西兰进口奶成本比国产低50%

李胜利给这位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他去澳大利亚,他问当地的一个奶农他在牛一赚了多少钱,另一个人介绍了500澳元。此外,乳制品加工企业每年每头奶牛将获得1100澳元的回报。

中国“倒奶”之殇:新西兰进口奶成本比国产低50%

“以恒天然为例,奶农以合作社的形式购买股份。买股票的人是董事会主席。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后,他们建立了加工厂来喷涂粉末,然后出口到中国等国际市场。”李胜利认为,这种合理的利益联动机制正是中国长期以来所缺乏的,这是历史形成的问题,要改变它有点困难。

中国“倒奶”之殇:新西兰进口奶成本比国产低50%

对此,中国乳业协会乳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乳业协会专家委员顾家生告诉记者,1978年,中国宣布“允许私人养牛”。从那以后,中国的奶业积累了20年,其间出现了“奶牛下乡、牛奶进城”的发展阶段,即集体和国有大型牛场被分成散户。

中国“倒奶”之殇:新西兰进口奶成本比国产低50%

“然而,自1993年以来,原料奶的购买价格逐渐放开,加工企业单方面控制了原料奶的定价权。后来,在改制上市的过程中,各地大部分原本“产、加、销一体化”的国有奶业公司,采取了“忽视资产”的策略,剥离了牧场。过去在大炉子里吃饭的农业企业与加工企业完全分开了。顾嘉生认为,产销利益链失衡是中国奶业上下游头重脚轻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中国奶农无法发展再生产的原因。

中国“倒奶”之殇:新西兰进口奶成本比国产低50%

日前,山东胶东半岛的一位奶农告诉记者,农业部的“救援令”确实帮助奶农做到了公平,但奶农现在最需要的是赔偿损失。当他们入不敷出时,乳品企业经常要求他们安装进口设备,这需要投资。我们现在能在哪里筹集资金?

中国“倒奶”之殇:新西兰进口奶成本比国产低50%

“牛奶短缺”还是“牛奶摇摆”?

造成奶农“杀牛倒奶”悲剧的另一个因素是,自2014年2月以来,国内原料奶供应突然从“牛奶短缺”变成“过剩”,这让被动的奶农极为不安。

根据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对畜产品市场的监测,自2014年以来,山东省牛奶价格已连续7个月下跌。2014年8月中旬,山东省原料奶平均收购价格降至4元/公斤以下,为3.74元/公斤,较年初下降16.52%。粗略估计,由于牛奶价格的持续下跌和饲养成本的上升,山东奶农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减少了约10亿元的收入。

中国“倒奶”之殇:新西兰进口奶成本比国产低50%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业已经向奶农明确解释,由于进口奶粉价格低廉,乳品企业对国内奶农的原料奶需求“过高”。一些奶农告诉记者,这很难理解,“为什么你们在2013年下半年提价抢奶,现在却以限定的价格被拒绝?七八年来,这种情况在与乳制品公司的合作中很少遇到。”

中国“倒奶”之殇:新西兰进口奶成本比国产低50%

就此,上述要求不具名的乳品专家向本报记者透露了原因。“长期以来,中国的乳制品加工企业有两个国内原料奶和进口乳制品的池,这两个池是可互操作的。乳制品企业可以根据政策和市场环境随时更换。”比如2013年8月恒天然肉毒杆菌乌龙事件,新西兰奶粉进口受到限制,一度疯狂进口的国内乳品企业惊恐万分,转而另起炉灶抢奶,造成了表面上的“奶荒”。

中国“倒奶”之殇:新西兰进口奶成本比国产低50%

“在2014年初因‘乌龙’而恢复进口后,另一个泳池变得有点多余。据专家介绍,在“奶源短缺”的背后,实际上是奶源在“摇摆”,乳制品加工企业在“两池”中摇摆。为了保护国内水产养殖业,有必要明确切断两个池塘之间的直接互通。"

中国“倒奶”之殇:新西兰进口奶成本比国产低50%

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进口奶粉为85.4万吨,同比增长49.08%;2014年上半年,国内进口奶粉同比增长75.2%,达到68.2万吨,有专家预测2014年全年数据将达到110万吨。

中国“倒奶”之殇:新西兰进口奶成本比国产低50%

“2013年10月,进口奶粉价格升至5.5万元/吨,2014年初降至4万元/吨,8月降至2.4万元/吨。”一位乳制品行业的高级官员告诉记者,目前,一些大型进口商已经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在2014年和2015年,乳制品加工企业将花费他们的大部分精力消化库存,这也是他们误判的不好结果。

标题:中国“倒奶”之殇:新西兰进口奶成本比国产低50%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