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2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以来,大公国际多次在p2p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发布评级报告,将许多p2p平台列为“负面评级”,许多行业的许多知名企业也被拉入“黑名单”。大公国际的行为引起了网络金融行业的强烈质疑,也暴露了当前网络金融领域评级混乱的局面。近日,广东省互联网金融协会呼吁建立合理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评级体系。
信息披露缺乏监管要求
在大公国际公布的266个黑名单和676个网上贷款平台预警名单中,北京、上海和广东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已成为“重灾区”。根据大公国际发布的评估标准,这些平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信息披露不足、业务关联、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和支付能力不足。
对此,广东省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陈表示,大公国际在缺乏实事求是的调查和明确的评级标准的情况下,连续发布了多项公告,对协会的许多会员做出了与事实严重不符的所谓“负面评级”,给协会、会员单位乃至互联网金融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陈说,互联网金融正在跨越式发展,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金融从业者,包括第三方评级机构,需要以负责任的方式共同应对问题,开放和改革,并为双赢而共同努力。
据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称,该协会涉及的会员单位均未向大公国际发送评级所需的信息,也未收到相关研究信函,也未收到来自大公国际的研究人员。广东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朱明春表示,评级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一段时间的跟踪调查和分析,以可靠性为基础,实现投资者、平台和评级机构的双赢。大公国际提到了平台信息披露的问题,但实际上借款人很难披露他们的所有身份信息和家庭地址,甚至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没有这样做。朱明春认为,信息披露应该透明到什么程度,监管制度还没有出台,现在很难把握,最好还是让监管部门来决定。现在,从他们各自的角度来看,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P2p不应该以银行标准来评判
深圳一位进入大公国际评级“黑名单”的p2p平台经理表示,评估机构不是行业规范的参与者,行业内98%的公司都是草根平台,不应该是“黑名单”的殉道者,而是互联网金融的先锋。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应该被扼杀。现在大公国际根据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标准要求p2p,这就相当于根据成人马拉松的标准来判断一个孩子的跑步情况,所以这是不公平的。对于大公国际指责的风险控制问题,他认为风险控制能力并不是资产管理的绝对指标,金融的核心风险是杠杆,因此金融企业管理资产的能力不能仅仅根据风险控制能力来进行评级。
广东连谏律师事务所律师曹骏认为,作为一家信用评估企业,完整、充分、系统的信息披露是必要的,也是行业未来努力的目标。有必要建立行业信息披露标准作为信用评估的依据。借款人、项目方、担保公司是否需要无保留关联,需要行业认真考虑,企业可以通过行业自律或行业完善来实现。风险控制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基层平台处于起步阶段,过高,不符合现实。曹骏表示,p2p产业需要等待政策的出台和完善。如果行业协会侵犯行业利益,相关企业也可以采用法律手段。
标题:大公国际P2P评级遭遇叫板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