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9字,读完约4分钟
《经济观察报》获悉,《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山西、内蒙古等省都希望通过最终努力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经济观察报》获悉,《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山西、内蒙古等省都希望通过最终努力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据山西省政府一位官员介绍,去年1月中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辽宁等省的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领导,对扩大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初步形成了山西、内蒙古、山东、辽宁等部分城市应纳入的意见。
此后,在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多次征求了山西、内蒙古等省(区)的意见和建议。据报道,京津冀一体化可能只延伸到山西、内蒙古和山东的部分地区,但不包括辽宁。
上述山西省政府官员告诉《经济观察报》,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山西以代表团全体代表签名的形式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建议,要求有关方面将山西正式纳入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希望与京津冀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供应、环境治理和旅游文化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王福负责起草参与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建议。他认为,在交通设施合作方面,山西可以与北京共同打造农副产品进入北京的“绿色通道”,与天津、河北共同打造公路、铁路、港口等综合交通网络;在加强能源合作方面,山西可以与京津冀在煤炭、电力、新能源等领域进行合作,可以作为京津冀能源供应的“大后方”;在环境治理方面,山西可以实现与京津冀的联合防治,可以迅速促进京津地区空燃气质量的全面改善和提升。
上述山西省政府官员向《经济观察报》表示,去年1月,山西省参加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研讨会后,山西省政府认识到,参与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将为山西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随后,山西省政府主动出面,一方面积极争取与国家发改委的合作机会,另一方面与京津冀政府和企业展开合作谈判,希望形成具体的合作项目。
去年5月,在山西省副省长王奕心的带领下,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商务厅等8个省级部门和太原、大同、朔州、忻州等7个城市的负责人分别与天津、北京的地方对口单位和近100家企业进行了投资合作洽谈,并成功签署了部分合作项目。
天津山西商会会长张世伦认为,山西急于参与京津冀一体化,主要是因为山西想承接京津冀的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转移,如新能源、环保、新材料、电子、物流等项目,这些项目在山西都很薄弱,有的甚至是空白。如果京津的这类项目能在山西落地,将极大地促进山西的经济转型。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内蒙古、山东等省的部分代表也提交了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建议、提案或意见。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市市长、NPC代表秦毅今年向NPC提交了《关于促进呼和浩特市融入京津冀和建设一带一路的建议》。提到呼和浩特市目前具备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和一带一路的现实基础,相关方面应将胡宝-湖北城市群纳入京津冀一体化总体规划。
在承接产业转移时,秦毅指出,呼和浩特非常适合承接北京的通信、金融、电子商务、政府、大型企业数据中心等后台服务的产业转移。此外,呼和浩特还为京津冀地区提供优质的农畜产品和清洁能源保障服务。
去年,国家发改委的一位人士透露,山西省大同市、山东省德州市和内蒙古赤峰市都有望入围京津冀一体化。全国人大代表、德州市市长杨宜新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表示,下一步要充分利用德州被纳入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的战略机遇,积极开展与京津冀的深度合作。
《经济观察报》从一位接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专家那里了解到,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辽宁、陕西等地的一些代表也提出了参与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建议,但预计只有山西、山东和内蒙古能够入围。
上述山西省政府官员补充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由中央财政经济领导小组进行了审议,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结果将很快揭晓。
标题:京津冀一体化扩围将见分晓 晋鲁内蒙古有望受益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7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