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6字,读完约4分钟

如今,在河南省南阳市,有能力、有意愿创业的残疾人特殊创业群体也可以享受财政扶贫开发的政策红利。精确的扶贫让这些“特殊制造者”飞得很高。据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4年底,南阳已直接向300多名残疾人发放贷款近1000万元。

“特殊创客”破茧高飞

"有了这100万元,创业的信心就更大了!"说话间,河南省粮食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在墨镜后挑了两道浓黑的眉毛。

马劳在越战中是一名盲人营长。从专业退休后,马劳和他的妻子建立了一个生产挂面的家庭作坊。随着规模的扩大,资金问题使老马束手无策。“如果你不怕打架,你可以向银行贷款。这心里真的没有底。”老马指着墨镜告诉记者。老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在创业初期,企业一般不具备银行认可的担保条件,更不用说残疾企业家了。从银行顺利获得贷款并不容易。

“特殊创客”破茧高飞

如今,在河南省南阳市,像马劳这样的特殊创业群体也可以享受财政扶贫开发的政策红利。精确的扶贫让这些“特殊制造者”飞得很高。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分行行长赵告诉记者,截至2014年底,南阳已直接向300多名残疾人发放了近1000万元的贷款。

“特殊创客”破茧高飞

2014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分行会同当地金融办等五个部门发布了《南阳市扶贫开发金融支持实施方案》,明确国家和省级重点扶贫开发县分别投入500万元和300万元作为扶贫开发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 合作金融机构应当发放杠杆率不低于5倍的贷款,专门用于贫困个人的生产和发展需要。 扶贫贴息资金用于贴息。合作金融机构通过信贷产品创新和提高服务水平,积极与贫困个人接触,寻求联合担保、互助保险、小额担保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满足贷款条件,为贫困个人提供5万元至8万元的扶贫贷款。当南阳市政府主要领导签署并批准该计划时,他们指出必须打破残疾人不能获得创业贷款的“戒律”,其影响将是巨大的、长期的和有意义的。

“特殊创客”破茧高飞

计划出台后,南阳中智与扶贫办合作,对有能力、有意愿创业的残疾人信息进行整理,并建立了相应的登记制度。采取向县金融机构发放和推荐“业务信息”的方式,涉农金融机构进入村内,对愿意创业的残疾人相关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并与本村群体进行信息核实和确认。对符合贷款支持条件的,直接建立信息档案,根据残疾人创业经历,采取不同的贷款方式,确定不同的贷款额度;对于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应纳入信贷培育计划,在创新中寻求适合其客观条件的合作模式,建立先区别对待、先体验的分类信贷支持机制。

“特殊创客”破茧高飞

在此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分行安排每年10亿元的支农贷款额度,专门用于贫困群体的“造血”,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涉农企业也纳入优先支持梯度,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创新“涉农企业+残疾人+信贷”模式,优先向安排一定数量以上残疾人就业的涉农企业发放贷款。仅这项工作,就向30多家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发放了3亿多元贷款,惠及近4000名残疾人,就业残疾人人均年收入达到1.2万多元。

“特殊创客”破茧高飞

与此同时,各农业金融机构围绕残疾人就业创业,加快信贷产品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先后推出“残疾人贷款+公务员担保”、“残疾人创业贷款+三户联合保险”、“残疾人创业+互助保险”、“残疾人担保+小额担保中心”等一系列残疾人信贷产品。同时,鉴于部分残疾人首次创业风险较高,他们还推出了“小额信贷+风险补偿专项基金”的信贷产品,初步确定首笔贷款金额不超过3000元。随着创业的成功和诚信的提高,他们的信用额度将逐步提高。

“特殊创客”破茧高飞

赵最后告诉记者,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分行将把贫困县支农优惠贷款的使用与调整贷款规划参数、监测扶贫效果和降低利率成本的程度结合起来,使更多的贫困个人能够顺利获得金融支持。

标题:“特殊创客”破茧高飞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6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