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58字,读完约5分钟

尽管受到央行降息利好的影响,近期市场对多头头寸的各种预期逐渐升温,但就债券市场表现而言,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乐观。

现货债券的收益率波动并调整

根据中国债券提供的数据,截至3月4日收盘,银行间即期债券收益率仍略有上升。在利率产品方面,5年期国债受“14国开放27”和“15国开放03”的报价和交易推动,上涨2个基点至3.75%;7年期间略微增长了1个基点,至3.88%;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波动至3.75%。非国有债券收益率也整体上升,在“04年15进15出”和“73年14进14出”交易的推动下,7年期收益率上升了4个基点,至4.00%。

流动性压力未明显缓和 债市或延续调整

信用债券不太乐观。由于资金吃紧,当天曲线的短期收益率有相当大的上升幅度。具体而言,0.02年和0.04年的中短期aaa曲线受“14神华能源scp003”和“14中国电力投资scp004”交易的驱动,分别上涨9-17个基点至4.97%和5.07%;中短期aaa曲线受“15中南cp001”一年行情驱动,上涨幅度为5个基点至4.46%;中短期超级aaa曲线将由“15电网cp001”和“15南电MTN 001”1-5个基点的报价在1年和3年内分别驱动至4.32%和4.22%。

流动性压力未明显缓和 债市或延续调整

“尽管央行在三个月后再次降息,但与之前的两次宽松政策相比,市场热情明显降温,一些机构甚至选择了盈利性操作。”国泰君安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指出:“就目前情况而言,降息政策实施后,短期内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将会降低,市场将更加关注宏观数据、稳定增长、海外资本流动和风险偏好。这方面不利于债券市场的发展。”

流动性压力未明显缓和 债市或延续调整

“应该指出的是,中国矿业和汇丰的pmi在2月份都出现了季节性反弹,中国矿业的非制造业pmi也较上月反弹了0.2个百分点,至53.9%,反映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都处于好转趋势。”一家公司的交易员告诉记者,“两次降息和一次RRR降息的影响,以及春节的开始,可能会推动经济在第二季度触底。”此外,在两会期间,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提前释放了稳定增长的温暖。换句话说,积极因素正在积累,随着经济基本面见底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债券市场的短期表现可能并不乐观。”

流动性压力未明显缓和 债市或延续调整

资金的利率很高

在资金方面,虽然春节因素有所消退,银行间货币市场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回暖,但调整压力有所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3月4日收盘,银行间回购利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隔夜、7天、14天和21天的品种分别达到3.444%、4.730%、4.967%和5.446%。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有四个因素推动了节后资金紧张:首先,本周到期的反向回购和国债现金存款高达2800亿元,叠加在月初的存款因素上。不足为奇的是,预计资金会很紧张;

流动性压力未明显缓和 债市或延续调整

第二,当前RRR降息、降息和放松预期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在外汇外流加速的背景下,基础货币仍依赖于央行的积极操作。但是,由于其滞后性和被动性,也加剧了资金紧缩的趋势;

流动性压力未明显缓和 债市或延续调整

第三,随着建设高峰期信贷供应的加速,当前大银行的融资意愿将下降;

第四,现阶段新股发行步伐仍在加快。本周,中国证监会批准了24家公司的ipo,冻结了资本扩张,这也将加大利率波动。

显然,3月初的降息仍难以缓解资金短缺,预计银行间流动性紧张的平衡格局将成为一个高概率事件。

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表示:“目前,降息对空.货币市场的资本价格相对有利尤其是降息和RRR降息周期的开启,意味着后续贷款价格将继续下降。商业银行将根据贷款收入加快信贷供应,这将挤压网上资金。”

流动性压力未明显缓和 债市或延续调整

毫无疑问,我们不应该对银行体系的短期流动性过于乐观。

“特别是新股认购锁定基金对短期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将继续扰乱基金价格。”陈龙说道。

谨慎的气氛逐渐蔓延开来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投资者应该保持警惕,同时对债券市场保持乐观态度。

根据东北证券的研究意见,债券的估值优势相对下降,无风险利率受到风险溢价的制约,大部分债券的绝对收益率接近2014年降息后的水平。

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首席债券分析师邓海清表示,即使空方面仍部分压低了债券市场的收益率,但由于收益率下降20-30个基点,很难弥补这一风险。“此外,在相对确定的股市牛市背景下,股票资产的吸引力预计会更大。就风险偏好的逻辑考量而言,这也将给利率带来上行压力。”

流动性压力未明显缓和 债市或延续调整

邓海清表示,2015年的债券市场是勇敢者的游戏。建议规避风险的投资者从资本市场撤出资金,不要利用杠杆在债券市场获取利润,追求零利率,更积极地行动,这可能使自己陷入死亡博弈的困境。

流动性压力未明显缓和 债市或延续调整

业内人士还建议,投资者应尽可能多地获利,并缩短利率债券的期限。至于信用债券,我们可以在防御的基础上挖掘债券来控制风险。目前,建议受益于外部融资的改善,包括城市投资债券、房地产债券、息差扩大的高负债行业债券、首次公开发行(IPO)或资本结构进一步改善的债券。

标题:流动性压力未明显缓和 债市或延续调整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