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5字,读完约2分钟
专家提醒说,尽管高管的持股可以表达对公司股价的信心,但如果他们不小心的话,就会触及涉嫌内幕交易的警戒线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昨日,今年共有75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二级市场股份,总增持量约为5.65亿股,总参考市值为50.385亿元。其中,8家公司增持股份超过1000万股,中国建设(报价、咨询)股份最多,达到1.53亿股,参考市值约为7.14亿元。

对此,晨森资本执行董事沈梦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大股东的增加表明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决策层和监管层对公司股价的上涨持乐观态度。

根据记者的数据,大股东增持的上市公司大多是在2014年实现盈利前业绩或推出高转移分配计划的公司。例如,四方达(报价、询价)和通达股份(报价、询价)在发布大股东增持公告之前,已经发布了预收益公告。

一些公司也有“高性能增长”和“高交付和转移”两个概念。典型的例子是连谏光电(报价、咨询)。根据公司资料,公司监事张爱民的配偶刘小唯于2月3日以每股40元的价格增持公司股份65.18万股。截至昨日收盘,该公司股票收于42.09元。

此前,连谏光电宣布了2014年年度利润分配计划。本公司每10股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元(含税),每10股转股本金15股。随后,公司发布的2014年度业绩预测显示,预计净利润达到1.4亿元至1.53亿元,同比增长760.64%至840.56%。

对此,沈梦告诉记者,在去年12月的股市繁荣之后,今年以来市场已经平静了很多,上市公司已经尽力安抚投资者的情绪。固定增加或高转移是常见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大股东通过增持股份表达了对公司股价的信心,但他们经常不小心触及涉嫌内幕交易的警戒线。
以大恒科技(报价、咨询)为例,公司副总裁何建国在2015年1月28日至2月3日期间买卖股票,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目前,他已经缴纳了744元非法买卖股票的收入。

事实上,与中小投资者相比,公司高管和一些大股东可能更早知道公司的财务信息。此时,无论公司高管增持还是减持,他们都可能涉嫌违规。在监管部门对信函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大股东贸然增持或减持并不及时。

“在信息获取方面,公司高管和大股东应与中小投资者保持同步,以避免涉嫌内幕交易。不过,如果大股东在相关信息发布前增持或减持,他们将受到市场的质疑。”沈梦告诉记者。
标题:年内75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5.65亿股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62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