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7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当地的"两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申请第三批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热点之一。例如,陕西和甘肃已将申请自由贸易区作为2015年的工作目标。2月3日,最新消息显示,河南省也将加入申报。

陕西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将继续整合优化海关监管特区职能,积极探索内陆自由贸易新模式。以Xi海关为契机,复制上海自由贸易区体系,加快建设公平、统一、高效的体系和机制,全方位提升信息化水平,在加工、物流、结算等领域与世界接轨,扎实做好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园区筹备和申报工作。

与国务院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不同,去年12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依托现有新区、新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等特定区域再设立三个自贸试验区。到目前为止,中国越来越多的地区申请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2月3日,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国际贸易与投资研究室的张宁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区是有区别的。”国务院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多地体现在贸易和金融等一揽子政策的尝试上。根据广东、天津和福建各自的特点,未来三个自由贸易区的重点是不同的。同时,与上海自由贸易区相比,预计它将更加重视进出口贸易。”

福建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坚持区域先行突破,积极跟进区域外,强化测试功能。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贸易管理体系,营造国际化、法制化的经营环境。放宽投资准入,构建外商投资促进体系。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突出台湾特色,促进商品、服务和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建设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

根据天津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将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性和推广性为基本要求,努力建设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区。

另一位研究人员表示,自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特别是在去年获得可复制的经验后,地方政府申请自由贸易区已成为一种趋势。“自由贸易区太多了,这毫无意义。上海自由贸易区可以复制和推广的经验已经推广到全国。”

今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经验的通知》,明确将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改革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复制和推广。有28个改革项目可以在全国推广。

“申请自由贸易区不能操之过急。随着中国推动上海自由贸易区复制经验,自由贸易区的概念应该被淡化。”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如果自由贸易区太多,同质化趋势将导致自由贸易区效率下降,各地应因地制宜地借鉴上海的经验。
标题:地方掀起申报自贸园区潮 积极备战28项改革事项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59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