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0字,读完约4分钟
2月2日,国土资源部网站公布了2014年国土资源主要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为61万公顷,同比下降16.5%,国有建设用地批准面积为过去三年同期最低。

尽管土地供应逐年减少,但当地政府的土地销售收入却创下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国土资源部2014年的主要统计数据不包括2014年的土地销售收入。
然而,根据财政部2014年1月31日发布的数据,全国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4.26万亿元,同比增长1340亿元,增幅为3.2%。
2014年,地方一般财政收入(本级)为7.59万亿元,即地方土地出让收入超过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达到56%。
“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可见一斑,这也是2014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频繁出台新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北京中原房地产研究部主任张大伟说。
土地融资是不可持续的
当房地产市场面临转型时,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难以维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财政部收取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是以企业缴纳的土地资金入库的时间为依据,而不是以签订合同的时间为依据。
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财政部发布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数据更能反映2013年下半年的土地出让情况。
“2014年,房地产投资放缓,许多城市的土地交易面积和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这将给当地经济带来双重压力。地方政府多年来依赖的土地财政将面临萎缩。”张大伟介绍道。

德意志银行表示,进入2015年后,住房市场低迷的影响将充分体现在财政收入上。据推测,2015年政府土地收入将比去年至少下降20%。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1月4日发布的报告,2014年全国300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28%,总计2.3万亿元,缩水约6321亿元。
此外,全国各地大型房地产企业的土地主管告诉记者,2014年,当房地产市场走下坡路时,许多地方也向开发商施压,要求他们在打电话给开发商谈一谈并出台新的房地产政策时收回土地。

“2014年,当地政府尽一切努力保护土地。如果2015年房地产市场没有明显复苏,房屋企业的土地收购能力将进一步下降。”根据上面土地局长的说法。
一方面,2015年土地市场不太乐观;另一方面,在节约集约用地的指导下,国土资源部将进一步缩小各地的土地供应规模。
国土资源部部长蒋大明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表示,从矛盾积累来看,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和“资源经济”是不可持续的,2015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将继续缩小。

Ppp缓解了当地的财政压力
在土地财政收入预期减少和地方债务调控的背景下,ppp模式成为缓解“土地财政”依赖的有效途径。
根据国土资源部网站公布的2014年国土资源主要统计数据,去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量为61万公顷,其中房地产用地面积为15.1万公顷;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为31.1万公顷,这是基础设施用地首次占到50%以上。

“在房地产投资下降的背景下,大规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是各地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然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资金。在土地财政萎缩、地方债务规范化的背景下,财政困境进一步凸显。”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介绍。

1月31日星期六,也就是所谓的周末,山东省临沂市一个县级政府的办公楼里,从县委书记到财政局和住房和建设局,所有人都在加班学习ppp。
2015年,该县需要投资14个项目,包括污水处理和旧城改造,涉及金额高达100亿元,巨大的资金缺口仍有待解决。
“县里的经济支柱和资金来源主要来自房地产。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开始下滑,房屋无法出售,土地也无法出售。许多项目投资需要资金;卖地融资的萎缩是常态。”该县的财政局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上述财务总监进一步介绍说,中央政府已经明确统计了各地的所有债务、项目、欠款金额、欠款利息、还款时间等。,而地方政府未来的借款受到限制,ppp已经成为解决融资问题的主要方向。

“ppp模式可以缓解地方财政困难,解决一些项目的财政压力,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给政府一个时间差,让它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存量债务。”大岳研究所所长金永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标题:土地财政占比过半 PPP缓解基建资金难题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59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