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22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对油气资源的大规模收购已经开始让位于指甲大小的芯片。业内人士和专家分析,这与芯片产业的重要性和中国芯片产业的尴尬局面密切相关。目前,全球芯片产业正处于周期性低迷时期,国家政策利好频繁,中国芯片产业迎来了重要的腾飞机遇。
芯片企业成为中国海外并购的新宠
自2014年以来,中国企业收购海外芯片公司的步伐一直在加快。
2014年5月,世界著名的芯片公司statschippac披露其他公司有兴趣收购,但没有披露具体的实体。后来证实,收购方是两家中国企业——江苏长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水华天科技有限公司..
然后,在2014年8月中旬,为苹果手机制造相机传感器芯片的omnivision公司证实,它收到了一个中国财团的报价,报价高达16.7亿美元。这是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芯片设计子基金管理公司庆信华创共同发起的收购要约。
2014年12月23日,长江电子科技宣布已于2014年12月22日与芯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签署联合投资协议,共同收购外商独资的半导体封装测试公司新加坡兴科金鹏。
最新消息是,由神龙、SMIC和风险投资组成的中国财团计划在美国收购amd。消息传出后,这个行业似乎被扔进了一枚重磅炸弹,一度升温。
据彭博社(Bloomberg)的数据,在过去18个月里,中资企业已斥资近50亿美元参与了5项与芯片行业相关的重大收购,是2005年至2012年8年间总额的60倍。
事实上,十多年来,中国进口的集成电路比石油还多,长期以来一直在各类进口产品中排名第一。业内人士和专家分析,这与芯片产业的重要性和中国芯片产业的尴尬局面密切相关。
芯片被誉为国家的“工业食品”和所有完整机器和设备的“心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消费电子、网络通信和汽车电子等几个主要领域。研究数据显示,芯片产业一美元的产值可以带动信息产业10美元的产值和100美元的GDP,这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而且对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此,世界各国都将芯片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战略产业。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大量的R&D投资确保了这一领域的领先技术。韩国、新加坡和台湾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促进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
政策有利于推动海外并购浪潮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推动芯片产业海外M&A浪潮的主要因素在于2014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2014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提出了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等八项促进措施,支持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做大做强。10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正式成立1200亿集成电路产业国家投资基金。要想快速实现《促进纲要》中提出的“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无疑是并购海外强势企业的捷径。
上海一家芯片公司的副总裁表示,并购是大势所趋。例如,台湾两家领先的集成电路公司联发科技(联发科技)和晨星(晨星)合并后,几乎所有其他公司都被赶出了台湾。近年来,外国公司也在中国收购和合并拥有独立技术的芯片公司。与此同时,由于中国芯片企业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多次受到国际巨头的“专利围剿”。“因此,中国的芯片产业应该做大做强,加强对有实力和专利技术的外国公司的收购是最好的选择。”
isuppli半导体首席分析师顾文军表示,全球芯片行业目前正处于周期性低迷时期,全球有100多家芯片工厂被迫关闭,而东亚有60家芯片工厂已经开始生产机器。亚洲市场的强劲需求使其在芯片制造商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全球芯片产业的焦点再次转移到亚洲,而中国是亚洲市场的焦点。
“在过去30年里,该行业经历了几次周期性的市场低迷,每一次为摆脱困境而进行的产业调整都给亚洲带来了机遇。在日本、韩国和台湾,他们抓住机会实现了芯片产业的腾飞,而现在这个机会就在中国面前。”
中国移动联盟秘书长王艳辉等专家指出,近年来,“棱镜门”事件、英国离岸金融邮件泄露等一系列信息安全威胁频频发生,中国正在加快信息产业的本土化进程。芯片是国家信息安全的基石,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政府采购中,国内芯片将会大规模采购,这无疑会给国内芯片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高层政府将芯片产业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地方产业资金提升到国家政策支持,自上而下实施“中国核心”。今年,国家多次出台保护产业发展的政策,地方也在积极安排。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支持重点企业并购重组和海外并购,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中国核心”仍需应对多重挑战
虽然中国的芯片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光明,但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还面临着税收、国际巨头的围剿等多重严峻挑战。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税收挑战。中国最大的芯片设计公司展讯通信的首席执行官李莎旻子告诉记者,像展讯这样的国内芯片公司需要缴纳10%的所得税和5%的营业税,而主要竞争对手的税负远远低于国内企业。例如,台湾芯片巨头联发科技的税率仅为2%,其《促进产业升级条例》规定了购买R&D工具、并购等的成本。集成电路企业的所得税可以直接扣除,而且扣除的税款几乎为零。
对此,几家芯片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从长远来看,国内企业非常需要税收优惠和支持。广州某芯片公司总裁建议,应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成本,通过扣除所得税和事后退税的方式对企业进行税收优惠,不要直接减税,否则企业将失去创新能力。
然而,对于国内芯片公司来说,更严峻的挑战是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往往被国际巨头所压制和包围。
一方面,国际巨头利用其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压制国内企业。据业内人士称,在中国市场,国际巨头和国内企业的客户很普遍,他们经常威胁自己在芯片市场的垄断地位,以至于客户不敢采用国内芯片。
例如,李莎旻子表示,当展讯与tcl讨论某个项目的合作时,联发科技高管立即致电tcl停止与展讯的合作,并表示如果继续与展讯合作,联发科技将终止其新产品与tcl的合作,如果tcl停止与展讯合作,联发科技将提供额外的市场开发费。
另一方面,这是敌意收购。几家芯片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外资企业并购刚刚在中国率先拥有自主技术的企业的情况非常普遍。“他根本不想让你发芽。你有独立的技术。当工业化缺钱时,他会试图收购你。高通一直希望收购中国领先的企业展讯。我们的许多公司都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很遗憾被外国公司收购。”
此外,国内企业的竞争对手也正在渗透到中国各级政府设立的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中,许多海外巨头控制的基金已经成功渗透到各级政府设立的集成电路M&A基金中。目前,类似的现象还没有引起重视。王艳辉说,一旦竞争对手成功进入政府的集成电路投资基金,他将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竞争对手可能会利用产业投资基金收购或合并已经出现的本地设计企业,从而巩固其市场垄断地位,必须保持警惕。
鉴于上述情况,专家表示,中国收购海外实力强大的芯片公司是非常明智的。建议加大并购力度,加强国内企业的并购重组和整合。
标题:芯片企业成我国海外并购新宠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5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