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33字,读完约7分钟

广东和深圳是改革的前沿,重要的经济城镇,也是民营经济的集聚区。在经济走向新常态的过程中,两地小微企业正处于调整期的阵痛之中,“融资难”和“融资贵”不时困扰着他们。

体制机制创新:广深两地的小微金融破题之道

如何解决小微企业的财务问题?《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广东和深圳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两地银行业监管机构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小微企业的不良容忍度,落实网络接入倾向,督促辖区内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地方银行业积极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引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创新供应链金融,不断提升小微企业服务水平。

体制机制创新:广深两地的小微金融破题之道

监督引导小型和微型政策的推广

“近年来,广东银监局积极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政策要求,采取多项措施,督促辖区内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连续四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的目标(即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类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去年同期)。”广东省银监局副局长任清华为《经济信息日报》记者列举了几组数据。

体制机制创新:广深两地的小微金融破题之道

截至2014年底,广东银监局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含深圳)总资产为11.48万亿元,同比增长8.51%;各项存款余额8.67万亿元,同比增长5.4%;各类贷款余额5.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5%;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2万亿元,增长17.28%。

体制机制创新:广深两地的小微金融破题之道

2012年至2014年,广东银监局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0789.62亿元、12978.9亿元和15222.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69%、20.29%和17.28%,增速高于当年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体制机制创新:广深两地的小微金融破题之道

深圳银监局制定了专项监管措施,引导银行业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2014年底,深圳银行业总资产60485.55亿元,存款余额37350.50亿元,贷款余额27922.13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95.61亿元,同比增长21.14%,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49.71亿元,同比增加151.82亿元。

体制机制创新:广深两地的小微金融破题之道

这些数据背后是两地银行业监管机构的政策指引。深圳银监局副局长胡燕超在接受《经济信息日报》采访时表示,深圳银监局提出了五项新举措,如动态提高小微不良贷款容忍度、推动建立员工尽职调查豁免制度、鼓励小微金融创新、完善小微金融服务投诉问责机制、实施网络准入倾斜等,加大了考核激励力度,解决了机构发展小微金融的后顾之忧。

体制机制创新:广深两地的小微金融破题之道

"广东局立足监管,充分发挥其在小额信贷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任清华告诉记者,在可持续经营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广东局督促辖区内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建立小微企业单独信贷计划,不断加大小微金融信贷资源的倾斜力度。截至2014年11月底,辖区内银行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客户44.85万户,辖区内法人银行机构贷款申请率达到88.33%,比上年增长8.05个百分点。

体制机制创新:广深两地的小微金融破题之道

工具创新创造了小微服务的“新常态”

在监管当局的政策指导下,需要金融机构的服务。在广州和深圳的采访中,记者看到金融机构将大数据、互联网工具、贸易链金融等创新应用于小微企业,开创了小微金融服务的新常态。

体制机制创新:广深两地的小微金融破题之道

“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已经改变了客户和银行之间的互动和商业模式。传统银行需要优化业务组织,加快数据挖掘,引入互联网思维,逐步实现自身转型升级。”广发银行行长李明先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广发银行的目标之一是打造“中国效率最高的中小企业银行”,小微企业应该从“量”向“质”转变。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广发银行借助大数据管理和分析应用,将数据转化为更有效支持业务决策和风险管理的信息,直接提高了对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服务效率。

体制机制创新:广深两地的小微金融破题之道

广州芳村是中国花卉和绿色植物分布的核心。梁伟森是芳村的花农,他的花主要卖给广州郭翠花卉贸易公司。由于信用状况有限,梁伟森之前的融资申请多次被拒绝。现在,广发银行利用大数据工具,根据梁伟森和公司的销售情况以及梁自身的信用评级,从公司以担保的形式向梁伟森发放了小额无担保贷款。

体制机制创新:广深两地的小微金融破题之道

除销售数据外,广发银行还引入了纳税、结算、工资支付等非财务指标,并将零散数据整合到有效的信用评价指标中。

平安银行(报价、咨询)通过“网上”提高小微服务效率。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梁朝杰向记者表示,平安银行继续推进小企业网上融资,启动小企业网上融资平台规划,探索小企业网上金融服务模式,先后推出“小企业客户专属网上银行”、“平安微信银行贷款”、“小企业金融手机展览业”、“信贷工厂”等产品。“平安银行搭建了创新的‘移动会展业’平台,实现了15分钟内最快的运营速度,为客户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体验。”他说。

体制机制创新:广深两地的小微金融破题之道

平安银行小企业财务部市场部总经理倪晓云告诉记者,平安银行在电子商务平台的业务开发方面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并与国内一些著名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了业务合作。通过整合各种信息源,我们可以实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主动营销,依靠“业务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从海量信息中挖掘有效客户、商机和识别风险。

体制机制创新:广深两地的小微金融破题之道

招商银行(报价、咨询)也将互联网视为服务肖伟的“主战场”。“互联网对零售金融的影响很大,有明显的长尾效应。网上银行交易对传统银行业务的替代率已达90%。”招商银行零售银行部小微企业业务负责人向《经济信息日报》表示,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风险控制的应用,招商银行推出“闪电贷款”,准确定位零售客户,为客户提供全线自助小额信贷。

体制机制创新:广深两地的小微金融破题之道

招商银行办公室副主任栾波介绍,近年来,招商银行调整了业务战略,将业务重心转移到“两小”,推出了以“商业贷款”为核心的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招商银行小额贷款余额为3308.36亿元,同比增长17.31%;小额贷款占零售贷款的37.64%,比年初上升1.74个百分点。

体制机制创新:广深两地的小微金融破题之道

创建小型和微型服务集群的制度创新

广州和深圳的银行业监管机构也在不断加强准入支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任清华介绍,广东银监局按照“定位社区、服务小微银行、规划先行、分步推进、均衡设置、可持续经营”的思路,推进合格中小商业银行社区支行和小支行建设。2014年,在其管辖范围内设立了172个社区支行和50个股份制银行小微支行。同时,广东局积极支持辖区内银行机构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许经营点,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在辖区内法人银行机构和股份制银行一级分行监管评级中的考核比例。

体制机制创新:广深两地的小微金融破题之道

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罗介绍,该行以普惠金融微观发展为重点,在省级分行设立了3个农村金融部门和小企业金融部门。全省20个城市分行设立了零售信贷部和小企业金融部,117个一级分行中的大部分设有专门的小额信贷中心或小企业中心。1942个网点中,60%以上位于县及县以下地区,2000多人从事小额贷款和小企业服务。

体制机制创新:广深两地的小微金融破题之道

社区银行是民生银行(报价、咨询)服务的起点。民生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杨泉对记者表示,自社区金融战略启动以来,民生银行在“两个小金融”(小额金融和社区金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民生银行深圳分行积极开展社区金融网点筹备工作。截至目前,深圳已设立20家特许社区支行和近200家全功能自助网点。

标题:体制机制创新:广深两地的小微金融破题之道

地址:http://www.cwtstour.com/ccxw/5885.html